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泛指液体和气体)中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存在热传导现象的是:( )。
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
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温度升高
太阳照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在热水中加入冷水,热水变成温水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其经济意义是:
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有利于实现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
促进两岸的人文交流
实现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便利与快捷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三条文化带”之一。下列选项中,位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有:
圆明园远瀛观遗址
潭柘寺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红螺寺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农村社区化建设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村改居”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与农村割裂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在城镇化大潮中的“村改居”,就是要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藩篱,因地制宜地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各异,这就决定了“村改居”的路径、公共服务的提供种类和农村社区的保障水平等必然“因村而异”。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村改居”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城乡共享公共服务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
打破城乡二元界限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村改居”顺利推进的要领在于因地制宜
被业内专家称为“新疆三峡工程”的( )水利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19日下闸蓄水,使叶尔羌河彻底告别千年水患。该工程是新疆最大水利枢纽工程,将保证塔里木河生态供水条件下,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的综合利用功能。
大石门
阿尔塔什
大石峡
乌鲁瓦提
①两条河汇合到一起,如果河水颜色差异较大,水流交汇处就会形成一条分界线。如果这条分界线看起来非常清晰,而且又绵延很长,那就形成了“泾渭分明”这种风景。此类风景的先决条件是,相汇的两水颜色要有足够差异,通常是一黄一绿,有时也会是一深一浅。水的颜色与水体成分、水中包含物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河水的含沙量很重要,如果江河流经黄土地区,水就容易被所含泥沙染成黄色,流经红土地区则会形成“红河”“赤水”。除了泥沙,人为污染、藻类暴发等也会使河水变成不同颜色。
②国外比较著名的“泾渭分明”出现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上。流经巴西城市玛瑙斯时,亚马孙河的一大支流内格罗河汇入亚马孙河的干流,侵蚀了河道的土壤和岩石后被染成了浅黄色;内格罗河却因上游融入了太多腐烂的植物落叶,水体富含黑褐色腐殖质,整条河水都染成了可乐一般的色泽。两水交汇时形成了十几公里颜色分明的水带,非常壮观。
③两条水色不同的河交汇时都会“泾渭分明”吗?不一定。两股颜色不同的水流交汇,总有一个相互掺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时水流过几米、几十米就“不分你我”了,有时“齐头并进”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依然能看到明显的分界线。河水的密度、温度以及酸碱度等因素会影响混合的快慢,而水量、流速以及交汇河道的角度,也会影响分界线的长短。通常情况下,两河交汇角度如果呈比较小的锐角,交汇后两道水流更易于保持各自之前的方向,几乎是“平行”流动,齐头并进,不会很快交融,于是出现绵延很长的分界线;如果以接近直角的方向交汇,水流的方向相互交叉,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分界线也很快就模糊不清了。以上说的是两条河水量相当的情况。两河如果水量差异很大,那么水多的很快会稀释掉水少的,分界线会很短,而且不太明显。总体来说,两条河越是势均力敌、交叉的角度越小,越有可能形成“泾渭分明”的风景。河流入海口也常能看到类似景观——河流所含的泥沙,把蓝色的海水染黄了一大片。
④原版的“泾渭分明”出现在陕西西安郊外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有“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的诗句,“泾渭分明”由此而来。然而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总有不少好事者实地考证,谁清谁浊却争议不休,甚至有人说泾河与渭河并不分明!为什么呢?原来泾河、渭河是否清浊分明,与河流汛期、河道环境变迁密切相关。渭河上游河道泥沙沉积多,河水常年浑浊。而泾河上游虽流经黄土高原,但河道深切入岩层,大多数时候泥沙少,河水清澈。但每当雨季,山洪会把大量泥沙冲刷入泾河,短时间内泾河含沙量会比渭河高得多。这时如果到泾渭交汇处,就会看到二河“同流合污”,甚至泾河比渭河更浑浊。
内格罗河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河道中独特的岩石
河道两边的黑色土壤
河水携带的黑色沙石
河水中的植物腐殖质
过去5年,我国统筹开展交通扶贫和“四好农村路工作”,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2018年,全国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比例与2014年相比( )个百分点。
增加1.56
增加0.25
减少1.56
减少0.25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以“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认为此结构中最大的毛病是“私”。但中国传统社会也确有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互以对方为重”的优点。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所以有陷于“私”的弊病,并非儒家所倡“仁”的本义,而是由于存在“分殊之蔽”的历史局限或认识局限所造成的。在现代社会,把孝悌与博爱、个人与社会、情感与理性、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对儒家的仁爱精神作出创造性诠释和创新性发展。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伦理结构忽略了“仁”的本义
“分殊之蔽”的局限性导致中国传统伦理“私”的弊病
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融汇了“私”和“仁”的精神内核
儒家仁爱精神应融合现代性价值元素方能历久弥新
2005年我国GDP为187318.9亿元人民币,主要能源生产总量为228.9百万吨标准煤,主要能源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水风核电,分别生产177.2百万吨标准煤、25.9百万吨标准煤、6.6百万吨标准煤和19.2百万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能源生产情况见下表。
2015年我国非原煤主要能源产量之和占主要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与2005年相差:
4.3个百分点
5.3个百分点
6.3个百分点
7.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