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这些话出自:
李世民
赵匡胤
朱元璋
康熙
大国崛起不是民族性口号和单一的感情,文化创新和可持续输出是它的重要软实力地基。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将整个社会资木分成三个资本。经济资本、文化和象征资本。就“经济资本”而言。如今,中国在落入低谷后已经走上了复苏之路。这种复苏使得中国的身份变得空前复杂,关键问题不在于我们的科技经济军事崛起,而在于我们的文化身份不清。这就说明中国“文化资本”还不丰厚,需积极进行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的积累和创新,通过经济崛起与文化创新共同年升中国新世纪大国地位。
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爱方文化丧失自已的声音,只能沧为两方现代性的边缘或附庙。中国在古今西,四个维度之间【①】,人们方而在忘记中国自向有传统,一方面对两方这一他者总是【②】。向西方学习并没有获得西方文化的内在特性,反而往往通过西方抹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没有文化有凝聚力,文化身份【③】就将出现问题,在经济起飞后,全盘西化之中还有什么能够代表东方?如果我们没意识到本文有重要性那么崛起速度越快,文化则越弱。
文化要去“化”,国家冲突要去“解”,当代思想战略要去“行”。然而,在大众媒体的炒作中,今天满地的“文化侏儒”和消费享乐主义者,却少有能够担当“天下”的大气象者。这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新一轮文化竞争中有可能处在不利的地位。事实上,文化殖民、语言殖民、精神生态失衡是当代最大的文化病症,这种病症造成了国人的文化自卑主义和文化失败主义情结。这一局面必须加以改观,否则文化软实力竞争就落不到实处。
中国文化正在成为国际上受尊重的文化实体,并由东方向西方传播而成为人类新的文化感受方式。我们必须思考人类的未来是否可以将东西文化中精神相通打素整合起来。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消除文化误读,发现差导性文化之间的的心灵相似,拿出巨大的心智和勇气着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生态问题,让人类走向新世纪绿色生态的自然和社会。
守正创新是新世纪中国崛起的文化战略。新世纪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走出去”而成为人类的和世界的。
在文中的三处【 】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徘徊 ②雾里看花 ③辨别
①摆动 ②琢磨不透 ③认同
①迷失 ②敬而远之 ③确立
①纠结 ②若即若离 ③传承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时说:“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分清层次,认真思考,‘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此处用典不包含的哲理是: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遵循社会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有两只相同的大桶和一只空杯子,甲桶装牛奶,乙桶装糖水,先从甲桶内取出一杯牛奶倒入乙桶,再从乙桶取出一杯糖水和牛奶的混合倒入甲桶,问,此时甲桶内的糖水多还是乙桶内的牛奶多:
无法判定
甲桶糖水多
乙桶牛奶多
一样多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般发生在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地区
台风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台风眼内的风力是测定台风等级的依据
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地球上各地的火山分布在陆地上,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地震多发生于地球板块的交界或地壳裂隙地带,地震的烈度是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震源越深,烈度越大
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主管的垃圾处理场未通过环保验收而运行多年,污染了环境,环保部门多次责令其改正均无果。根据2017年6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该县()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民政局
检察院
国土资源局
司法局
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海绵,劳动力就像城乡之间流动的水,当经济处于上行期,经济扩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衰退又将这些劳动力挤回了农村。正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就业缓冲器的作用。但这种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进行转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经济衰退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乡二元结构减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不能过分依赖海绵效应的就业缓冲作用
农村劳动力不应成为经济衰退中的牺牲品
目前存在一种观点,认为2009年是“国进民退”的一年,也就是说,大量信贷资金向国有企业倾斜,国有企业的发展挤占了民企的生存空间。
以下各项中,最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观点的是:
这一观点没有给出确定的论据作为依据,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2009年私营企业的总利润同比增加了17.4%,而国有企业的总利润负4.5%
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2009年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总资产仍然在继续增长
【2009-黑龙江A-062】
5
17
19
47
2010年11月份,全国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23.1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9%,其增幅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将达到8800亿元,2011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从2006年起,我国餐饮业零售额连续4年实现每年一个千亿元台阶的跨越,由2005年的3000亿元已增加到2009年的7486亿元,餐饮网点已达400多万个,零售额和网点数分别为1978年的136倍和34倍。2009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相当于全国GDP的5.84%、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62%。我国餐饮业已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幅度不仅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一直领先于消费品市场中的各个行业。餐饮业还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9年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与1978年104.4万人相比,增长了16倍。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1)1978年我国餐饮网点不足15万个
(2)2010年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
(3)2005—2009年我国服装鞋帽业零售额增长速度均低于餐饮业零售额年增长速度
0个
1个
2个
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