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的10年间,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1个沿海省市的核电、火电、钢铁、石化等行业的海水冷却用水量稳步增长(图1),其中浙江、福建、广东3省海水冷却用水量相对较高(表1)。截至2021年底,11个沿海省市共建有海水冷却工程22个,2021年全国11个沿海省市海水冷却工程年总循环量为169.5亿吨。
2012~2021年关于各省同年份海水冷却用水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辽宁>河北
山东>江苏
广东>浙江
江苏>广西
2021年中国雨季特征为华南前汛期于4月26日开始,7月2日结束,雨季长度为67天,总雨量494.6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20天,结束偏早4天,雨季长度偏短24天,雨量偏少31%。
西南雨季于6月4日开始,10月4日结束,雨季长度为122天,总雨量634.5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9天,结束偏早10天,雨季长度偏短19天,雨量偏少15%。
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9月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59天,总雨量276.4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6天,结束偏晚22天,雨季长度偏长28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长;雨量偏多103%,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
东北雨季于6月5日开始,8月2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85天,总雨量364.3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17天,结束偏晚4天,雨季长度偏长21天,雨量偏多23%。
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雨季长度为77天,总雨量379.9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季长度偏长15天,雨量偏多87%,为1961年以来最多。
梅雨于6月9日开始,7月11日出梅,梅雨期32天,梅雨量267.2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时间偏早7天,梅雨期偏短8天,梅雨量偏少22%,与2020年梅雨量780.9毫米相比差距明显。江南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偏晚3天,雨量偏少15%;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4天,出梅偏早2天,雨量偏少8%;江淮区入梅时间偏早8天,出梅时间偏早4天,梅雨量偏少14%。
2021年雨季开始时间最迟的两个地区在雨季开始时间上相差了:
34天
35天
41天
42天
截至2021年底,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比上年底净增5224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比上年底净增6385万户。
按接入方式划分,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可分为xDSL用户、光纤用户和其他用户;按接入速率划分,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可分为100Mbps速率以上用户和其他用户。
2021年年末,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中,100Mbps速率以上用户占比比上年未:
上升了不到1个百分点
上升了1个百分点以上
下降了不到1个百分点
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
2010年全国福利彩票销售额增长率是:
26.3%
27.0%
27.5%
28.0%
2011年某省接待过夜游客总量再次实现突破,达到30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6.0%。实现旅游收入324.04亿元,同比增长25.8%。12月份宾馆平均开房率为74.02%,同比增长0.06%;全年累计宾馆平均开房率为62.37%,同比增长2.0%。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收入情况
2010年该省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总收入约为:
25亿元
258亿元
298亿元
408亿元
2009年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百分比最多与最少的相差多少:
18个百分点
23个百分点
32个百分点
46个百分点
有人认为,高考是很重要的考试,一年只有一次,应该让迟到考生进场考试。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不让迟到考生进场,有可能错失选拔优秀人才的机会
高考是很重要的考试,但并不一定会决定考生的命运
美国的高考-SAT考试,允许迟到的考生进场考试
遵守考场规则与考试的重要性、每年举行的次数无关
男博士∶女教授∶教授
政治家∶文学家∶作家
无理数∶正整数∶正数
电动车∶电冰箱∶电器
公路桥∶铁路桥∶桥梁
与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为读者学习英语句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能对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本书作者希望以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本书作者希望能以这本书为读者正确地理解英语句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本书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引导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022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4.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发电量80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加快3.0个百分点。分品种看,7月份火电由降转增,同比增长5.3%;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同比增长2.4%,增速比上月放缓26.6个百分点;风电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月放缓11.0个百分点;核电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收窄5.7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13.0%,增速比上月加快3.1个百分点。
2022年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9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用电量32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用电量8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第二产业用电量513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第三产业用电量1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8%。
2022年1~7月份,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2021年1~7月份约多:
672亿千瓦时
843亿千瓦时
925亿千瓦时
102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