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学校联合进行团体操表演,参演学生组成一个方阵,已知方阵由外到内第二层有104人,则该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625
841
1024
1369
饲养兔子需要场地,小林准备用一段长为28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场地,已知第一条边长为m米,由于条件限制第二条边长只能是第一条边长度的1/2多4米,若第一条边是唯一最短边,则m的取值可以为:
6
7
8
9
如图所示,考古队在B和C两处发现重要遗址,根据对周边环境考察,确定以A和D为顶点划出一个正方形挖掘区域。已知AB、CD都与BC垂直,AB=7米,BC=7米,CD=42米,则这个正方形挖掘区域的边长为:
49米
45米
40米
35米
科学家必须在______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性,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偶发
零散
庞杂
系统
在传统画论中,诸如“神”“妙”“能”“逸”等术语暗示了一系列内化的批评标准,关注的是画家内在的感受能力和情绪状态,而不是能否准确地再现外部世界,或画面本身的形式感,与功能性较强的人物故事画或肖像画相比,山水画的题材处理相对自由,千树万树,只要把握“常理”,即可自由生发。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理”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需要画家超越肉眼所见的真实,用心灵去感受万物的生命与气质,有了这样的自由,山水画更便于展示“书写”的技巧与趣味。早在荆浩的《笔记法》中,“筋”“肉”“骨”“血”这一类书法创作经验已经完成了向山水画的转移,《笔记法》为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当然,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神”“妙”“能”“逸”等术语是专门用于评价传统山水画家的内化标准
画家需把握自然万物的“常理”,方能更自如地在山水画中展示“书写”的技巧与趣味
书法创作较之山水画创作,技术要求更高
人禽宫室器用,因其有常形,故可用作人物故事画或肖像画的题材,而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因其无常形则不可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金大的四年中,程先生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学问大进,他在晚年深情回忆:“在大学四年中,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______,枵腹日充。”
(2)张旭诗云:“山无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可见在日常生活,斜风细雨也可能成为______的借口。
耳濡目染 裹足不前
通达谙练 停滞不前
耳濡目染 停滞不前
通达谙练 裹足不前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是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
这段文字作者意在说明:
风光无限,在昨日更在明天
昨天已然过去,可怀念不可流连
只有不断出发,未来的精彩才会继续
最美的风景,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的自己
芒果、荔枝、桂圆这些南国水果珍品,保定人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或在罐头中尝过,现在它们已摆上了保定市各农贸市场、楼区居民点的摊位上,寻常百姓不必远涉千山万水到广东、海南水果产地或驱车几百公里到省城购买,只需几步就可大饱口福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芒果、荔枝、桂圆属南方水果珍品,北方人吃不到
南方水果被运到保定,解决了居民购买难的问题
以前人们也同样能吃到南方水果
保定人喜欢吃南方水果
一个正六边形跑道,每边长为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相对的顶点同时出发,沿跑道相向匀速前进。第一次相遇时甲比乙多跑了60米,问甲跑完三圈时,两人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
100米
150米
200米
300米
人行步道ABC如图所示,BC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86米,D地为BC中点,AD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324米。现经B点作直线BE,从C点作垂直于BE的直线CE并与BE相交于E点。问E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多少米?
38
168
176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