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邻邦日本,正在遭受“人口少子化”的困境。1999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被称为“1.57%危机”。2006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04%。日本媒体惊呼“少子化已达危害国家兴衰地步”。与此同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少子化问题也日渐浮现。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0到16岁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6.60%,比2000年下降了6.2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约为1.18%。人口学家惊呼,中国已经步入最低生育率和严重少子化国家的行列。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中国少子化的现象尚未引起国人的足够关注
少子化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中国少子化程度严重,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
我们要重视人口少子化问题所带来的威胁
如果有人出生于60年代,那么他肯定读过《毛主席语录》。李同读过《毛主席语录》,则:
李同一定出生于60年代
李同不可能出生在70年代
李同可能出生于90年代
李同可能出生于任何年代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斯塔旺格尔一直是挪威的一个安静而平和的小镇。从60年代早期以来,它已成为挪威近海石油勘探的中心。在此过程中,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在斯塔旺格尔也急剧增加了。显然,这些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斯塔旺格尔因石油而导致的繁荣。
下面哪一项,假如也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则对上面的论证给予最强的支持:
对他们的城市成为挪威近海石油勘探中心,斯塔旺格尔的居民并不怎么感到遗憾
挪威社会学家十分关注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在斯塔旺格尔的急剧增加
在好些没有因石油而繁荣的挪威城镇,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一直保持着低水平
非暴力犯罪、毒品、离婚,在斯塔旺格尔增加得与暴力犯罪和毁坏公物一样多
一篇名人传记里介绍这位名人:“他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他在20世纪20年代到北京大学讲学”、“他提倡离婚手续简化”、“他以九十八岁高龄离世”……由此可以得知,这位名人是:
培根
康德
罗素
杜威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表明,在我国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的74人/平方公里增加了33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2.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了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了50.9%,其中人口稀少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从1964年到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 )。
2.1%
2.4%
2.5%
2.6%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文化的共存不是让一种文明普适化,而是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点和公约数。毕竟,只有每一颗星星都发光,人类文明的星空才会更加璀璨。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孔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古人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文化共存的实现途径
2018年8月,国家提出衡量贫困人口是否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两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
以下不属于“三保障”的是:
基本医疗
义务教育
住房安全
环境优美
在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象征。今天,我们仍然敬仰焦裕禄,最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折射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性精神
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思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007年,下列国家(地区)中人口最少的是:
中国香港
哥斯达黎加
新加坡
多米尼加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在传统中国,老人赡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子女义务,而不是政府责任。这种观念不仅会增加年轻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将养老问题纳入社会统筹和政府责任范围,不仅会使老龄人口受益,也会减轻年轻一代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探索出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在《国民年金法》《老人福利法》和《老人保健法》的基础上,制定了《长寿社会对策大纲》,以致力于建立“具有活力的长寿社会”,并将其纳入社会整体部署。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要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传统重子女义务的养老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社会和政府责任
中国的养老模式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