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庄南北两块小麦地里,南面的地施用了生物复合肥,北面的地则没有。收割完小麦测算后发现,南面的地亩产450公斤,北面的地亩产200公斤。由此可见,施用生物复合肥是南北两块地小麦亩产差异较大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南北两块小麦地均由老杨管理
南北两块小麦地的土壤质量不同
村南小麦地里施用的生物复合肥已过保质期
村西的小麦地里也施用了该生物复合肥,亩产只有230公斤
某超市对甲和乙两种饮料进行特价促销,促销时间为周三到周六共4天。活动结束后发现,每天的饮料销售数量均为整箱,甲饮料每天的销售量为1到4箱不等,乙饮料每天的销售量为1至5箱不等,且销售量还符合以下规律:
①甲饮料每天销售的量并不相同,乙也如此。
②甲、乙销售数量总和随着日期推移每天增加1箱。
③星期三销售了3箱甲饮料,星期四销售了1箱甲饮料,星期六销售了5箱乙饮料。
由此可以推出:( )。
星期三甲、乙共销售了4箱
星期四甲、乙共销售了6箱
.星期五甲、乙共销售了8箱
星期六甲、乙共销售了10箱
共享型领导指独立于组织正式的领导角色或层级结构,由组织内部成员主动参与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成员之间相互领导的非正式领导力团队过程模式。它不仅强调传统垂直领导行为或角色在成员之间的共享,如决策制定、共享结果、共担责任等,还强调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协作,属于一种分布于成员之间的水平影响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共享型领导的是:
某班级班主任新学期发起由全班同学轮流做班长的活动
在公司项目组项目设计过程中,小王主动承担技术攻关的任务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某部门将日常突发、应急事项从原来的几个科室流水处理,改由专人负责到底
某研发部门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而实行民主集中制,由员工共同行使权力,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利益
2000年、2005年、200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总体的国际储备(不包括黄金)和黄金储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假设黄金价格为500美元/盎司,那么表中各年黄金储备量均超过相应年份国际储备量的国家有多少个:
0
1
2
3
某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生物医学库中50万名37岁至73岁男性和女性数据后发现,超重和心境平和显著相关。研究者认为,平和的心态有可能增加体重超标的风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研究者的上述观点?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脂肪代谢、降低体重,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热量容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血糖下降时,脂肪可以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消除低血糖引起的心情低落或焦虑
当体重超标到一定程度,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应增加,个体会出现对健康的焦虑情绪
脂肪储存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生存策略之一,意味着遇到食物短缺或寒冷天气时生存几率更大,这种状态会记录在遗传信息中,有助于消除焦虑感
有研究人员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能力和范围都显著增加。与此同时,海洋的pH值,却在逐渐下降。因此人类活动与海洋的变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将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但是,反对者认为,大气中本身含有的二氧化碳才是导致海洋酸化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远高于当前水平,全球变暖的影响将更加严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据统计,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工业革命以前的人类活动并没有导致海洋酸化
二氧化碳不会全部被海洋吸收,有相当一部分残留在大气中
到2100年海水酸度将下降到7.8,那时海水酸度将比1800年高150%
倘若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公平分配,那么就不会出现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也不会有一些教师因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而“暴富”。倘若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得到公平分配,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能获得更多的投入,那么,乡村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教师收入的两极分化
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距化
学校划分的等级化
生态文明首先是一种世界观,也就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事物的相互映衬,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如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不了已有的人口数量时,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抗。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事实上有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比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
正确的世界观可以引导我们处理好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对抗可能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相关
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最大的是哪种产品:
氢氧化铝
稀土铝
电工铝
拉丝铝
地球南极的冰盖厚度达4.8公里,冰层的压力可以降低水的冰点,冰盖底部的温度可以允许液态水体存在。利用雷达波可以探测到南极冰盖下面的液态水体。雷达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的回波,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频率越低,穿透的深度越大,当电磁波通过冰层向下传输时,它们会在不同物质之间的界面反射回波,如冰层与基岩、含水的泥沙、液态水体之间的界面,都会反射回波,雷达沿着飞行轨道前进,不断地进行测量,获得地下的图像。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雷达是探测地下物体的最基本手段
电磁波的频率与穿透深度成反比
南极冰盖底部一定存在生命
电磁波在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射回波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