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商业谈判中,甲方代表说:“根据以往贵公司履行合同的情况,有的产品不具备合同规定的要求,我方蒙受了损失,希望以后类似的情况不再发生。”乙方代表回应道:“履约时出现质量问题,按规定可以退回或求偿,贵公司当时既没退货,也未提出求偿要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这段文字中,乙方代表的回答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
甲方企图要乙方赔偿上次合同的损失
甲方说乙方有的产品不符合要求,但无证据
甲方因为宽容,已经损失了追究乙方违约责任的时机
甲方为了在这次谈判中增加谈判的筹码,故意指责乙方以往有违约行为
2009年5月新建普通住宅价格指数比4月涨幅最大的城市是:
石家庄
长春
厦门
贵阳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全国信息社会指数达到0.4351。从四个重点领域看,数字生活发展最快,2015年全国数字生活指数达到0.5038,同比增长9.79%。
图中数据显示,东中西部各领域信息社会指数差距最大的是:
信息经济指数
网络社会指数
数字生活指数
在线政府指数
2018年,B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08.59亿元,全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指数从2014年的71.2%提高到2018年的88.4%,年均提升4.3个百分点。2018年R&D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56%,比2014年提高0.39个百分点。2018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25.6万件,比2014年增长78%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5.53件,比2014年提高了约8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比2014年增加近三倍,总量居全国第一。
2018年,B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27.6%和49.39%,比2014年提高3.5个和1.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驱动,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4年的53.05%提高到2018年的57.22%,其中2016年(56.44%)比2015年提升2.47个百分点。
2014年~2018年,B省创新发展各个指标指数变动幅度排列正确的是: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指数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指数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指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指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数
根据对全国31000个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查,2007年我国农资市场购销两旺,农民实际购买价格上涨12.2%。具体情况如下表:
全国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
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价格指数变动的原因不可能是:
化肥价格上涨是因为原材料上涨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农用柴油价格上涨是由于国内市场供给偏紧
仔猪价格大幅上涨是因为今年猪肉出口量急剧增加
柴油价格上涨带动机播作业费、农机作业费上涨
在2019年中国创新环境指数中,下列评价指标同比增速最慢的是:
人均GDP指数
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重指数
理工科毕业生占适龄人口比重指数
劳动力中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指数
到2009年5月我国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比去年5月降幅最大的城市是:
南京
石家庄
太原
南宁
三名工人师傅李群、张强和王充分别加工200个零件,他们同时开始工作,当李群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张强才加工了160个,王充还有48个没有加工。当张强加工200个零件的任务全部完成时,王充还有多少个零件没有加工:
9
15
10
25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109.3万吨,比上年下降2.3%,价值63.6亿美元,增长45.3%。进口平均价格达5821美元/吨。其主要特点有:
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大幅增长,2006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90.9万吨,下降2.5%,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3.2%;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10.5万吨,增长24.4%,此外,一般贸易进口7.2万吨,下降16.9%。
进口主要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国货复进口小幅增长。2006年,大陆自台湾地区进口铜材38.7万吨,下降3.9%;自韩国进口18.8万吨,下降15.3%;自日本进口9.9万吨,增长19.3%;自东盟进口8.5万吨,下降5.8%。自上述4个市场合计占69.4%。此外,国货复进口17万吨,增长2.8%。
外商投资企业是进口的主力军。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铜材78.2万吨,增长1.6%;国有企业进口25.7万吨,下降8.1%;私营企业进口4.5万吨,下降19.6%。
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量减价的主要原因有:国内市场供给能力有所增强;国内铜材生产上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铜材价格攀升遏制了部分需求。2006年我国进口铜材加工的上游原材料电解铜的平均价格为6254美元/吨,上升74.5%。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作为铜资源短缺的国家,2006年铜材出口却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铜材出口达55.9万吨,增长20.6%,相当于当年铜材进口量的一半以上。铜材的冶炼和加工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大量出口铜材既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也使国内能源和环保承受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政策措施促使铜材的进出口更加趋于合理。
与上年相比,2006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进口铜材价值
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进口铜材数量
电解铜的平均价格
铜材出口数量
由上图可看出,2006年水质没有变化的省(区、市)有:
2个
5个
4个
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