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个弹性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竖直撞击水平地面后反弹,已知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撞击地面无能量损失。对于小球下落后反弹至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因为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所以下落过程阻力做功等于反弹时阻力做的功
因为撞击时地面给小球向上的作用力,所以小球反弹的最高点高于a点
小球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做负功,反弹过程中空气阻力做正功
小球下落过程和反弹过程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不同
一个数列……根据该数列的排列规律,请问
第二次出现是第( )个数。
120
126
140
14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口由1949年末的5.4亿人增加到2018年末的近14亿人。其中,从1949年末到1970年末,我国人口由5.4亿人增加到8.3亿人;1971年末至1980年末,全国人口由8.5亿人增加到9.9亿人;20世纪80年代,全国人口由1981年末的10.0亿人增加到1990年末的11.4亿人;1991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率稳步下降,最终在0.5%左右的增速上保持平稳。1991-2018年,我国人口年均增加878万人,自2001年以来年均增加711万人。
1953年末全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3.10亿人,1964年末为3.53亿人,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分别为5.67亿人、6.99亿人、8.08亿人和9.16亿人。在2012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达到峰值9.22亿人后增量由正转负,2018年末为8.97亿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1982年末全国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7.2%,1990年末占9.4%,2000年末占14.7%,2010年末达到22.9%,2018年末提高到29.3%。1982年末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6%,1990年末为1.4%,2000年末为3.6%,2010年末为8.9%,2018年末达到13.0%。
用分别表示四次人口普查间的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长率,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约4.80%,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约1.39%。
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大约是:
5.30%
5.57%
6.96%
8.35%
在一次选拔赛中,有评委给所有参赛者都投了通过票,由此可以必然推出的是:
所有参赛者都至少得了一张通过票
所有的参赛者都通过了
有评委没有投参赛者通过票
对所有的参赛者投通过票不只一个评委
AI助手在医学应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放射科医生每天要阅读并分析大量的影像,医生会因为疲劳导致效率降低,AI助手则不会,它甚至比人眼能更加迅捷地找到影像中的可疑病变,帮助医生做出初步诊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结论?
甲医院医生借助AI技术将疑难影像分类归档
乙医院呼吸科借助AI助手完成了一次远程会诊
丙医院放射科利用AI技术半天就可完成对200多个患者的影像诊断
丁医院借助AI助手检测出远程会诊患者胸腔部位的异常征象,并为其确定治疗方案
安装监控补光灯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识别车辆信息,从而提高执法效率,存留违法车辆的有效证据。然而,交通执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如果执法手段本身对交通安全构成了隐患,甚至不幸导致事故,那么无疑是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得不偿失
本末倒置
背道而驰
因小失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会用时间管理软件来规划自己的时间,以提升工作效率。这一做法是可行的。因为大脑的“提醒功能”不够准确,很少能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提醒,而外部提醒可以让人更好地掌握时间。
以下选项中最能削弱上述论断的是:( )。
时间管理软件会让人压力增大,影响工作效率
时间管理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人们难以辨别优劣
时间管理软件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
时间管理软件难以适用所有工作、生活事项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网络主要用于满足2020年以后的通信需求,它使用户终端始终处于联网状态,可支持的设备远不止智能手机,而是会扩展到未来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设备。与当今4G网络使用率相比,5G技术提供密集而高效的网络支持,并且在使用限制上也比4G网络大大减少,可以更方便地实现人与物的联通。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5G移动通信技术比4G网速更快
5G移动通信技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5G网络主要用于满足2020年以后的通信需求
5G技术提供密集而高效的网络支持
李木在某次考试中,课程甲和课程乙得178分,课程丙和课程丁得171分,课程乙和课程丙得174分,课程丁比课程甲高1分。问李木四门科程中哪门课程得分最高:
课程甲
课程乙
课程丙
课程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