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材料三、科技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拉近了公民与政府的距离,使表达和倾听更加贴近;科技发展振奋了国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飞天、“蛟龙”入海……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材料2反映出近年来我国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措施,之所以这样做,其依据主要在于: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某大学生从学校骑车至某小区,学校与该小区仅相隔一个山坡。从学校直接上坡,再下坡即到达该小区。已知下坡速度是上坡速度的2.5倍,下坡所花时间是上坡时间的一半。若返回时的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则从小区返回学校花费时间与学校到小区花费时间之比为:
11:10
10:11
12:11
11:12
速度∶时间∶距离
利率∶本金∶利息
质量∶品种∶数量
利润∶成本∶产值
收入∶支出∶剩余
根据材料,关于近四次人口普查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城乡的少儿人口规模均出现逐次下降
②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已经突破6000万人
③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城乡差距逐次缩小
④城镇的老年抚养比值逐次增长
②
①②
③④
①③
某人银行账户今年底余额减去1500元后,正好比去年底余额减少了25%,去年底余额比前年底余额的120%少2000元,则此人银行账户今年底余额一定比前年底余额:
多1000元
少1000元
多10%
少10%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势在必行
科技发展是公民科学素养的“软实力”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公众素养的同步提高
时间和空间是: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
路程∶时间∶速度
压强∶面积∶压力
功率∶电流∶电压
本金∶利率∶利息
原价∶折扣∶现价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然而,这些年“衣”已经被医院的“医”所取代。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必须迅速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与上述论证最为相关一个问题是:
药品推销商的贿赂行为以及医生收红包在看病贵中起多大作用
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的最根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政府拨款不足在导致医疗价格上涨中起多大作用
平价医院在抑制医疗价格方面起多大作用
控制就是事情按计划进行,为此就需要在组织中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随时监控是否存在偏差。在发现偏差后,有人提倡“消灭偏差”,以下正确的是:
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只有消灭了偏差才能确保计划的顺利实现
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如果要完全消灭偏差成本太高了
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应该允许偏差的存在,只有超出控制标准的偏差才进行纠偏
以上提法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