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因工作出现特殊情况需要从外科抽调医护人员支援呼吸科,如果少去4名护士,那么参与支援的护士与参与支援的医生人数一样多,如果少去2名医生,那么参与支援的护士人数是参与支援的医生人数的3倍,则外科参与支援呼吸科的医护人员总数是:
8
10
12
14
R医院连续5年在C市举办的“我最满意的医院”调查中高居榜首,该医院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该医院提供了比其他医院更加优质的导诊服务。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该医院负责人的观点:
C市各大医院都在导诊服务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力图提高导诊服务质量
C市“我最满意的医院”调查已开展20年,高居榜首的均是公立医院
C市共有200多家医院,并非所有的医院都参与了此次调查
与R医院医疗水平相当,但导诊服务不佳的医院排名均不如R医院
某建筑工地招聘力工和瓦工共计75名,力工日工资100元,瓦工日工资200元,要求瓦工人数不能少于力工人数的2倍;则力工和瓦工各聘多少人才能使日付工资最少:
24,51
22,53
20,55
25,50
现在很多地方往往把衡量医院管理者的标准简化为“收入就是硬道理”,使得院长整天要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
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
对医院管理者的衡量标准不应简单化
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是长远大计
强调“收入就是硬道理”是各个医院的现状
医院院长不应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
当前,人们往往简单地将“积极老龄化”理解为“老有所为”,但其真正含义远超过后者。通常,我国“老有所为”的主体主要是老干部、老专业科技人才、老知识分子等,但他们只是老年人中的一部分。“积极老龄化”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群体的,不仅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要“积极老龄化”,普通老人也要“积极老龄化”。“老有所为”着重强调老年人“参与”的一面,“积极老龄化”还强调“健康”和“保障”以及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参与社会仅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个方面。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积极老龄化”比“老有所为”内涵更丰富
“老有所为”和“积极老龄化”的主体不同
“老有所为”比“积极老龄化”更重视参与
“积极老龄化”概念长期被误读的根本原因
该厂1992~1999年古筝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约为:
1009台
1159台
1177台
1379台
当前,人们往往简单地将“积极老龄化”理解为“老有所为”,但其真正含义远超后者。通常,我国“老有所为”的主体主要是老干部、老专业科技人才、老知识分子等,但他们只是老年人中的一部分。“积极老龄化”是面向全体老年人群体的,不仅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要“积极老龄化”,普通老人也要“积极老龄化”。“老有所为”着重强调老年人“参与”的一面,“积极老龄化”还强调“健康”和“保障”以及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参与社会仅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个方面。
这段文字意在阐明:( )
“积极老龄化”比“老有所为”内涵更丰富
“老有所为”和“积极老龄化”的主体不同
“老有所为”比“积极老龄化”更重视参与
积极老龄化”概念长期被误读的根本原因
某单位决定派选2名女性和3名男性前往省城参加培训,经过各个程序选拔,最后确定了以下候选人:林某、杨某、童某等3名女性和陈某、何某、吴某、王某、李某等5名男性,同时还规定同一部门,同一地方至多只能选派一人参加培训,已知:林某和王某来自同一部门,吴某和陈某来自同一部门,王某和李某来自同一地方。
根据上述条件,如果林某入选,以下哪位必定会入选:
李某
王某
童某
陈某
有一论证(相关语句用序号表示)如下:
①在X医院接受治疗,比在Y医院更加经济实惠,②而且可以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③在X医院,病人住院的平均费用是Y医院的四分之三。④X医院病人的治愈率是Y医院的两倍左右。⑤X医院的医疗设备比Y医院更先进。⑥X医院的病人对服务很少有不满。
如果用“甲→乙”表示甲支持(或证明)乙,则对上述论证基本结构的表示最为准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
③→④→⑤→⑥→①→②
相较于《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唐代墓志铭数据库》等聚焦于断代,《三晋石刻大全数据库》集中于一隅,《历代石刻拓片汇编》具有较强的通代性,并且不设地域范围限制,同时在尽量避免收录与上述数据库重复篇目的前提下,利用已经搜集的石刻拓片、传世古籍以及出版整理的古籍等,全面收录、整合了各种刻有文字内容的石刻资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已有石刻数据库内容丰富
我国古籍数据库分类齐全
《历代石刻拓片汇编》独具特色
几种重要石刻资源存在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