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方面另外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如何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解决方法之一是寻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适的微生物;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在污泥中加入一种酶,以加快反应速度;酶在生化反应中起到相当于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本身不会减少。但从生物制品、污泥中回收酶却是一个难题。磁分离技术在此又可派上用场:利用酶和污泥的磁化率的差异,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可将之分离。另外,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对一些微生物起到促进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从而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下列说明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一项是:
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
促进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将磁化率不同的酶和污泥分开,从而回收污泥中的酶
寻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适的微生物或在污泥中加一种酶,以加快污水反应速度
如果2001年南京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7.5%,那么2000年南京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8176元
8849元
8195元
8231元
海洋中珊瑚的美丽颜色来自于其体内与之共生的藻类生物,其中虫黄藻是最重要的一类单细胞海藻。二者各取所需,相互提供食物。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水升温导致虫黄藻等藻类大量死亡,进而造成珊瑚本身死亡,引发白化现象。然而研究发现,珊瑚能通过选择耐热的其他藻类生物等途径,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削弱这一研究发现?
一些虫黄藻能够比耐热的其他藻类耐受更高的海水温度
有些藻类耐热性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些虫黄藻逐渐适应了海水温度的升高并存活下来
有些已白化的珊瑚礁中也发现了死去的耐热藻类生物
有一排长椅总共有65个座位,其中已经有些座位上有人就坐。现在又有一人准备找一个位置就坐,但是此人发现,无论怎么选择座位,都会与已经就坐的人相邻。问原来至少已经有多少人就坐:
13
17
22
33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则是可以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副实
“生物降解”在现实中不存在
“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文化如同一种生物,它同样具有遗传与变异两种倾向。文化一旦产生,它就会不断_______自己的“基因”,规定后来文化的大体_______,这就是文化的遗传。同时,由于一切皆以时间条件的变化为转移,一种_______文化不可能总是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它对自身结构、功能进行调整以保证与现实的切合,这就是文化的变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完善 脉络 稳定
延续 发展 既成
修饰 框架 成熟
稳固 方向 保守
古籍修复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无法接触到古籍,即使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很难提高实践能力。古籍修复虽然可以看作一门技艺,但需要文学、目录学,乃至材料、化学等理工科目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对文化水平要求较高。图书馆、博物馆等招聘单位对于古籍修复工作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通常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但是目前我国古籍修复专业的学历教育却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这就使得文博机构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具有一些实际操作能力的人又无用武之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古籍修复人才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招聘古籍修复人才时应轻学历、重能力
文博机构应为古籍修复人员提供实践机会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某小学组织6个年级的学生外出参观包括A科技馆在内的6个科技馆,每个年级任选一个科技馆参观,则有且只有两个年级选择A科技馆的方案有:
1800种
18750种
3800种
9375种
辐射适应,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生物,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而在形态以及生活习性上有着完全不同的适应性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辐射适应的是:
水生植物莲、狐尾藻和金鱼藻的亲缘关系很远,但由于都受到水中环境的影响,他们都具有通气组织发达,根系发育较弱等相似的特点。
善于飞翔的信天翁翼展超过3.4米;善于在沙地上奔跑的鸵鸟身体巨大,双翼衰退,两腿刚劲有力,它的足几乎退化为适于奔跑的“蹄”
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的黑白条纹,具有防止刺刺蝇叮咬的作用,因为刺刺蝇喜欢叮咬一些颜色单一的动物,并且会传播一种睡眠病
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色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相近,从而保护自己
最新研究发现,几千万年前一支长有罕见怪异特征的哺乳动物家族移居地下生活,并从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下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ecrolestes。一直以来,这个绰号为“坟墓强盗”的生物被认为是有袋类动物。然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它其实属于生物进化树上完全出人意料的某哺乳动物分支,后者被认为早在Necrolestes生活时代前4500万年前就已经完全灭绝。这便是“拉扎勒斯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该效应描述了一组生物体生活的时间远比原本预料的长得多。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Necrolestes是1亿多年前某哺乳动物的孑遗
一直以来人类对Necrolestes的存在均不知情
Necrolestes的实际生活时间出人意料地长久
被认定为已经灭绝的物种可能被“重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