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酸盐生物玻璃是以硼元素为玻璃网络基体,能够实现特定生理功能的玻璃,具有良好的可掺杂性和可降解性,在皮肤组织修复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该玻璃发挥生理功能的机制是组分中的硼、钙等元素,经过新陈代谢会被释放到体液中,刺激血管生成进而促进伤口愈合。然而,硼酸盐生物玻璃会释放大量碱性离子,改变玻璃材料周围组织的酸碱环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另外,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在伤口处与组织接触的有效比表面积较小,且玻璃表面离子不利于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使愈合后的伤口容易形成疤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新型微米级硼酸盐生物性玻璃可有效加速伤口愈合
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能够改变周围组织酸碱环境
玻璃表面的碱性离子可促进伤口处胶原蛋白的沉积
微米级硼酸盐生物玻璃修复损伤皮肤效果并不理想
美国鸟类学基金会在不久前公布了《美国鸟类状况》的报告。他们认为,全球变暖正促使鸟类调整生物钟,提前产蛋期,而上述变化会使这些鸟无法为其刚破壳而出的后代提供足够的食物,比如蓝冠山雀主要以蛾和蝴蝶的幼虫为食,而蛾和蝴蝶的产卵时间没有相应提前,“早产”的小蓝冠山雀会在破壳后数天内持续挨饿。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最近40年的英国的平均气温不断上升
很多鸟类的产蛋期确实提前了
除了蛾和蝴蝶的幼虫外,蓝冠山雀很少吃其他食物
蛾和蝴蝶的产卵期不同
据统计,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中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
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包括:
主动引入物种
海洋生物漂流
旅游
国际贸易的货物吞吐
达尔文观察到,养猫越多的地方,羊也可以养的越多,原因在于“猫——田鼠——花蜂——三叶草——羊”之间存在着生物食物链。
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真理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是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
一些太空专家指出,太空站和探测飞船很可能带回太空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孤立的空间内可能已经变种变形,如果它们回到地球并逃过被销毁的命运,肯定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有报道说,和平号太空站就曾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变种真菌,它们若与地球泥土中可以分解的金属、玻璃和塑胶的细菌混合,足以对人类构成致命的威胁。
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地球环境正处于太空变种真菌的威胁之下
人类的太空活动可能导致太空微生物传至地球
随着人类太空活动的增多,太空垃圾已影响人类生活
太空变种真菌将是人类最致命的威胁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其中,( )等发明就是运用仿生学的研究成果。
雷达
尼龙搭扣
广角镜头
声纳
树木枝干和许多植物的茎秆通常含有大量难以分解的木质素,因此利用它们来提炼生物燃料的效率要大打折扣。目前,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红球菌的细菌,它具有分解木头和其他植物中木质素的能力,因此,人们认为可以将红球菌广泛用于以往大都废弃的茎秆,从而大大提高生物燃料的利用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红球菌能分泌一种酶,这种酶具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但是其分泌能力呈现周期性变化
一些真菌也具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研究发现,这些真菌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
红球菌易于培养,目前对红球菌已完成基因测序,因此可以利用红球菌大规模地生产分解木质素的酶
木质素是一种优质高分子材料,迄今为止,超过95%的木质素都是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缩后烧掉,很少有效利用
微塑料粒径较小,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均存在直接或间接摄食微塑料的现象,①这样,一方面会阻塞摄食辅助器官和消化道,造成物理伤害和毒理学效应;另一方面,可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并随食物链传递,进而可能对其他生物造成有害影响。②它们进入生物体后,也会在生物体内释放后进行累积,并随着食物链进行传递。③微塑料会随着鱼虾贝等海产品流向餐桌,进入人体。④一般来说,人体摄入的微塑料进入消化系统后会很快排出体外,尚无证据表明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但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将“微塑料除了自身会产生影响外,还会吸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这句话填入文段,最恰当的位置是:
①
②
③
④
一工厂生产的某规格齿轮的齿数是一个三位数的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的正整数),其个、十、百位数字各不相同且均为质数。若将该齿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所得新的三位数比该齿数大495,则该齿数的十位数字为:
7
5
3
2
同抗素是一种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对释放者和接受者均有不利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中体现了同抗素影响的是:
丁香假单胞菌在侵染植物的过程中会释放冠菌素,高浓度的冠菌素可以破坏植物叶片的先天性免疫机能
鸡的尾脂腺会分泌醇、烷烃和烯烃,这些物质可以吸引鸡皮刺螨寄生到鸡身上,鸡被寄生后会诱发炎症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有些病毒会在寄主体内释放毒素杀死寄主,但是一旦寄主死亡,病毒也会随即灭亡
玉米会产生一种酶,这种酶会破坏啃食玉米的毛虫的肠道,让细菌可以轻易入侵到毛虫的肠道,从而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