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出了,不过如此,大奖拿上了,响动甚巨。原因是大奖调动了社会资源,与国家、权力、财力结合在一起,堂堂皇皇地闯入文学的象牙之塔,以世俗之力去干预有脱俗之心的语言艺术。这样,各种奖被传媒与大众所十分关注。而单枪匹马的作家,没有这种实力。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大奖比被奖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更牛
大奖能调动各种社会资源
获奖的作品更有轰动效应
世俗的力量会干预脱俗的语言艺术
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也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相比,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
下面叙述中,不属于网络文学特征的是:
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
网络作家有着与文学无关的身份与职业,因而创作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
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
“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作家是“在生存中写作”
中国作家莫言凭借《丰乳肥臀》《蛙》等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得奖后,他的作品集在国内多个城市被抢购一空,成为近期最畅销书籍后,又开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深受国外读者追捧。
由此可以推出:
诺贝尔文学奖是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准绳
国内外读者对诺贝尔奖的审评结果格外看重
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题材
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
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缩影,一座没有老建筑的城市相当于没有灵魂。如果不对历史文化建筑好好保护,本能“说话”的历史文化建筑也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只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老建筑,才能留住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否则,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切都无所作为
一切都无从谈起
一切都无计可施
一切都无声无息
1683年,牛津大学阿斯莫林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标志着现代博物馆的诞生。博物馆发展至今,其功能在收藏、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教育。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大功能中,收藏是基础和前提,研究是手段和过程,教育是目的和结果。“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以博物馆为窗口和媒介,能实现研究成果从专业小众向普通大众的转化,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进而实现文明互鉴,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博物馆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功能
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发展的同时功能性也在不断丰富
出于对进城农民工生活的深切关怀,作家们在叙述农民进城的故事时,大都会情不自禁地持有一种严正的道德立场,这些故事往往被简化为一种苦难叙事或控诉文学,在这种叙事图景中,城市和农村往往被抽象化为两个相对立的价值世界,农民们在城市中的挣扎,也总是被演绎为一曲关于质朴价值遭到毁灭的挽歌。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现代文学创作应更多关注进城农民工的生活
“三农问题”积重难返,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进城农民工生活艰难
文学创作关于农民进城故事的叙述,有利于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
关于进城农民工的文学创作,不应局限于简单的价值判断
我在一些卓越的评论家的著作中读到过这么一种观点,说托尔斯泰的思想精髓是源于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维克多·雨果。且不说认为托尔斯泰是受乔治·桑影响的这种看法之不可信,也不必去否认让·雅克·卢梭和司汤达对他的实际影响之大,反正怀疑他的伟大和魅力是源自他的思想那是很不好的。
根据语段内容,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其思想精髓是源于乔治·桑
其思想受让·雅克·卢梭的影响
其思想受司汤达的影响
他的伟大和魅力是源自他本人的思想
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叶圣陶)的复信措辞谦抑,字迹圆满丰满,正显出他那_______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_______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_______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谦卑 兢兢业业 估价
谦和 公而忘私 估量
正直 大公无私 衡量
率真 孜孜以求 想象
元代的方回,论诗颇有眼力,而对朱熹的诗却抬举过分,事出反常。这里除了有乡里私心的原因之外,很可能与方回“秽德彰闻,依托道学”的隐曲有关,文人既心存依附之念,势必_______。再如,中国古代文论的作者,常常自己就兼作家身份,“文章得失寸心知”,发而为论,时有取长补短或_______的隐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进退维谷 才短思涩
随波逐流 博采众长
进退失据 扬长避短
骑虎难下 避实就虚
中亚探险史,罗布泊是一个________的话题。我们所面对的“丝绸之路热”,是对罗布泊探险的接续。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长河里,她绚丽的颜色一直没有褪去。当人们读到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时,会为罗布荒原的大地早就面目全非而________,也会为作家从容穿越于时间壁垒间的气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久弥新 痛心疾首 自愧弗如
经久不衰 怅然若失 拍案叫绝
讳莫如深 喟然长叹 击节赞叹
众说纷纭 抱恨终天 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