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之于 作品 相当于( )之于( )
蜜蜂 蜂蜜
货币 货物
鸡蛋 母鸡
园丁 园林
不少作家的书名是从前人的佳辞名句化用而来的,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袁枚《子不语》——《论语》
琼瑶《在水一方》——屈原《离骚》
茅盾《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以下哪个选项中的作品全部出自美国作家之手:
《悲惨世界》、《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年孤独》
《飞鸟集》、《草叶集》、《静静的顿河》
《飘》、《红字》、《汤姆叔叔的小屋》
《瓦尔登湖》、《海底两万里》、《堂吉诃德》
下列关于陕籍作家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杜鹏程:《创业史》
路遥:《平凡的世界》
贾平凹:《浮躁》
陈忠实:《白鹿原》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用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区,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用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能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亮,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着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用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在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段开头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艺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就是客观存在的生活原貌
②文艺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
③文艺作品融进了作家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
④文艺作品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作家思想的反映
①②
③④
①④
②③
农村衰败,故乡消失,这是近些年媒体人提出的议题。学者的观察,时评人的关注,使得正在发生巨变的农村,被搬入舆论平台的焦点地带,农村话题时常与娱乐话题一起,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搜词。但在这个长达十年的农村话题讨论期内,作家是缺席的。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面向社会发言最好的方式是作品,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作家不能仅仅通过写作虚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巴尔扎克、雨果、托尔斯泰等国外作家,往往会通过行动以及公开演讲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农村题材在今天缘何不再吃香
现代舆论话题中作家的边缘化
作家在农村衰败议题中的失语
中外作家应对社会事务的不同
下列四位作家原名与其作品、笔名对应错误的是:
李尧棠——《寒夜》——巴金
万家宝——《原野》——曹禺
舒庆春——《月牙儿》——老舍
郭开贞——《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
下列作家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闻一多
郭沫若
沈雁冰
郁达夫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这句话的含义最准确的一项是:
科学与艺术各属的领域不同,但它们探求奥秘的手段是一样的
科学与艺术研究天地自然的方式不同,但最后还是要相互合作相互借鉴的
科学与艺术使用的语言不同,但是表达的内容却是一样的
科学与艺术有许多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和使命都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下列与这句话蕴含相似哲理的是: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