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下列选项符合首因效应的是:
物以类聚
削足适履
恶人先告状
一俊遮百丑
2017年上半年,B市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2%。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19.5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完成电信业务量361.1亿元,同比增长38.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百分点。
上半年,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8.7%;货物周转量由上年的下降转为增长,其中铁路同比增长7.7%,民航同比增长8.0%。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达到9.9亿件,同比增长1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54.2亿元,同比增长13.1%,增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8个百分点。
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190.6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324.5亿元,同比增长12.7%。
上半年,B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法人单位、高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分别实现收入6902.7亿元、3870.0亿元和692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12.6%和9.1%。
上半年,服务业扩大开放六大重点领域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实现收入7864.6亿元,同比增长15.7%,快于六大重点领域整体增速8.0个百分点,占六大重点领域整体收入的比重为32.3%,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2016年上半年,B市累计完成电信业务量约为多少亿元?
180
220
260
300
对于下列各省,农业增加值2010年较2009年的增长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浙江、福建、广东、江苏
浙江、福建、江苏、广东
福建、浙江、广东、江苏
福建、浙江、江苏、广东
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8768.5亿立方米,较2005年增长7.7%。其中管道天然气贸易量为6337.7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427.7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国,占管道天然气总出口量的27.8%,出口量为1764.8亿立方米,较2008年增长14.3%;俄罗斯天然气全部出口到欧洲国家,主要有德国(315亿立方米)、意大利(208亿立方米)、土耳其(172.6亿立方米)等。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管道天然气出口国,出口量达922.4亿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6%,全部出口到美国。
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是世界五大管道天然气进口国,2009年进口量占世界总量的50.0%。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管道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达1044.1亿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9%。
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国为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日本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进口量达859亿立方米,其次为韩国、西班牙和法国,进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4.1%、11.1%和5.4%。
2009年世界天然气价格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亚洲,日本进口液化气的平均价为9.0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MBtu),较2008年减少3.49美元/MBtu;美国天然气的进口价由上年的8.85美元/MBtu下降至3.89美元/MBtu。
2009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比重为:
17.5%
22.2%
27.7%
38.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 )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民主集中制
党的自我革命
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 )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制度问题
法治问题
道路问题
改革问题
2019年1~10月,江苏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4901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增速比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高6.2个百分点,比上海高9.7个百分点,比浙江高5.7个百分点,比山东高4.4个百分点,比福建高8.7个百分点,比江西高6.9个百分点,与安徽持平。
2019年1~10月,江苏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加:
398万人次
435万人次
579万人次
657万人次
1996—2006年中国国际旅游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量是:
22.3亿美元
24.6亿美元
34.0亿美元
39.5亿美元
2011年底,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比上年末增长0.5%;净载重量21264.32万吨,增长17.9%;平均净载重量增长17.3%;集装箱箱位147.52万TEU,增长11.4%;船舶功率5949.66万千瓦,增长11.6%。
在2011年底,全国水上运输船舶的总载客量同比增长多少:
0.5%
2.2%
6.6%
7.3%
我离开小山村的老家,已然四十多年。常想起的,却是老家曾经光洁滑亮的门槛。
都说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的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会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或许真是这样吧。当年的小山村,清一色是木结构房。于是,门槛就成为住宅的一个“不起眼”的重要构件。
……
在小山村,新建的门槛都会被刷上桐油,而当木头敞开每一寸肌肤,激活每一个细胞,将桐油饱饱地吸纳进去时,便呈现出黄金的底色,裸裎着山村家乡的胎记。而记忆中,我一直以为,门槛就是家的代名词,跨出门槛就等于离开了家。因而,自从离开小山村去城里读书后,平日里我总是把门槛当作自己的感情“拐杖”。
时光变迁,而今,养我长大送我离家的祖父祖母皆已作古,就连老宅也因为小叔家“建新拆旧”的需要而夷为平地。小山村的那些老宅正在消失,门槛也随之消失。但我总以为,物质的门槛可以消匿,但充溢过往人间喜怒哀乐故事的“门槛”终究可以永存,并给人以永恒的回味和启迪。是啊,人生里跨越门槛的抬脚与落地、放下与收回,都会与我们的命运相交,影响我们的人生之路。
第一段的“却”字看似突兀,实有其用意,即:
强调门槛看似不起眼却令我难以忘怀
突出时光变迁和家乡巨变给人的沧桑感
暗示门槛对作者所具有的拐杖作用
引出虽已远去却令作者难忘的儿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