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后在平静的水面上会出现波纹。下面四张图是蜻蜓点水时的俯视照片,照片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的水面波纹。不考虑蜻蜓每次点水所用的时间,则下列描述与对应图片相符的是:
A图中蜻蜓向右飞行,且飞行速度和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
B图中蜻蜓向右飞行,且飞行速度比水波的传播速度慢
C图中蜻蜓向左飞行,且飞行速度和水波的传播速度相等
D图中蜻蜓向左飞行,且飞行速度比水波的传播速度快
下列与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军机处始设于清代雍正帝统治时期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采用三省六部制
宋代的枢密院是主管财政的专门机构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一职
下列哪组人物均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密切相关:
周公、孔子
伯夷、叔齐
周武王、姜尚
管仲、鲍叔牙
碰到一对在景区游览的母子,母亲认真且耐心地给孩子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后来得知,他们是第一次来看石窟造像,为了让孩子更多地了解景观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母亲花了不少力气做功课。实际上,与大多数人的走马观花、______相比,这种案头工作扎实、用心准备的观景之旅必定质量更高、收获更多。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
轻描淡写
一目十行
咕咚效应:由于谣言传播而导致的集体无意识恐慌蔓延的现象,源自童话《咕咚来了》,讲述木瓜落进湖中后响起的“咕咚”声在动物中以讹传讹引发恐慌的故事。
下列属于咕咚效应的是:
某市去年房价暴涨,老李看到自己辛苦上班多年还不如别人买一套房一转手赚得多,担心房价继续飙涨,对自己的资产贬值感到恐慌,认为买房可以增值保值,于是忍不住加入到抢房的行列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来后,由于担心一旦脱欧后在英国的金融机构会无法再获得欧盟的“单一护照”在伦敦设立欧洲总部的银行纷纷计划撤离,不少外资银行开始准备迁往巴黎、法兰克福、柏林等地
某网络大V杜撰“来自自来水的避孕药”博文,声称由于药物滥用,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含量过高,且无法通过常规的净化装置过滤,弄得人心惶惶,许多家庭担心饮水安全,纷纷抢购瓶装水
网上疯传一则“硅油可致脱发并易致癌”的文章,披露市面上的洗发水九成含有硅油。微商小郑借机在朋友圈推销自制的天然皂角手工皂和茶籽洗发水,受到了推崇健康生活、回归自然者的追捧
“知行兼举”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千禧锻造厂要制造一批一定比例的锡铁金属合金,第一次加入适量的金属铁后,此时金属锡的含量占总重量的4%,第二次加入同样多的金属铁后,金属锡的含量占总重量的3%。如果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金属铁后,此时金属锡的含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是:
2.5%
2.4%
2.7%
2.8%
在成语故事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固若金汤
初出茅庐
殃及池鱼
高阳酒徒
唐代是中国园艺起步的时代。唐以前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寻常百姓,栽培树木草本多以实用为主。而到了唐代,人们栽培植物逐渐向观赏性发展,果实不堪食用的海棠便因此开始得到重视。到了宋代,海棠成为园林观赏植物中的明星,宋人常以海棠牡丹并论,在宋代花鸟画中便有以海棠为题的古画留传,而宋代之后,海棠已然是中国传统的名花,历代都不少见。中国人喜欢海棠,于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海棠植于庭院,正是应了“金玉满堂”的谐音。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中国古典园艺史的发展脉络
海棠在中国古典园艺史上的地位变迁
海棠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栽培植物的文化象征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后期的主要特征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科技文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修订的历法
《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伤寒杂病论》——药王孙思邈确立了中医临床基本原则
《天工开物》——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