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机构通过的一项实验证明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人理解他人的能力更强。该实验让参与者阅读古典名著、通俗小说和纪实文学,然后进行一项“从眼睛中读懂别人心思”的测试。结果发现,读名著的参与者更容易读懂别人的感情。研究者认为,文学名著更注重人物角色的刻画而不是情节的描述,从而要求读者对人物角色进行细致思考和推理,因此文学名著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他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从眼睛中读懂别人心思”测试本身的设计缺乏科学性
相较于人物角色的刻画,许多文学名著更注重情节描述
许多善解人意的人具有理工科背景,很少阅读文学名著
另有研究证明,理解他人能力强的人更喜欢读科技著作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
《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
《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
《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三分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豪 遗憾
无奈 悲伤
感伤 埋怨
骄傲 惭愧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汉乐府: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欧阳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曹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某个品牌的洗洁精分为大瓶、小瓶两种包装,5大瓶洗洁精的总容量与12小瓶相同,8大瓶洗洁精的总容量比20小瓶少320毫升,则一大瓶洗洁精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960
1000
1080
1200
市场上售价3元300克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加。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加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在存放的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长。
根据上述短文,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加有除臭剂的洗洁精气味更好闻些
加有除臭剂的洗洁精更好卖
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更好销售
消费者对洗洁精的气味和保存期有不同需求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要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
正确而不流行
流行而不正确
新颖而不流行
流行而不新颖
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古典园林在明末开始出现
凿池引水在古典园林中较为常见
榭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多为临水建筑
漏景的构景手法主要是通过透漏空隙来呈现景物
下列与“三”有关的故事,哪一组不是出自同一名著:
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
三打祝家庄、三碗不过岗
三探无底洞、三计乱荆州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某学生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