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雨季特征为华南前汛期于4月26日开始,7月2日结束,雨季长度为67天,总雨量494.6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20天,结束偏早4天,雨季长度偏短24天,雨量偏少31%。
西南雨季于6月4日开始,10月4日结束,雨季长度为122天,总雨量634.5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晚9天,结束偏早10天,雨季长度偏短19天,雨量偏少15%。
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9月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59天,总雨量276.4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6天,结束偏晚22天,雨季长度偏长28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长;雨量偏多103%,为1961年以来第三多。
东北雨季于6月5日开始,8月29日结束,雨季长度为85天,总雨量364.3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17天,结束偏晚4天,雨季长度偏长21天,雨量偏多23%。
华西秋雨于8月23日开始,雨季长度为77天,总雨量379.9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开始偏早8天,结束偏晚7天,雨季长度偏长15天,雨量偏多87%,为1961年以来最多。
梅雨于6月9日开始,7月11日出梅,梅雨期32天,梅雨量267.2毫米;与正常年份相比,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时间偏早7天,梅雨期偏短8天,梅雨量偏少22%,与2020年梅雨量780.9毫米相比差距明显。江南入梅时间偏晚1天,出梅偏晚3天,雨量偏少15%;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4天,出梅偏早2天,雨量偏少8%;江淮区入梅时间偏早8天,出梅时间偏早4天,梅雨量偏少14%。
华西秋雨正常年份结束的时间是:
11月8日
11月6日
11月1日
10月30日
下述特定时间里,气温最高的是:
夏季阴天正午
春季晴天14时
春季晴天正午
夏季晴天日出前
返乡大学生陈某利用互联网销售家乡的土特农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互联网经济,他准备发起成立本县电商协会。
该协会的合法登记机关应是:
县公安局
县工商局
县民政局
县经信局
主观小量是指通过某些特殊的词语表达出来的,带有说话人认为数量小、程度低或时间短等主观色彩的现象,说话人的这种对数量、程度、时间的看法与数量、程度、时间本身的实际大小或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主观小量的是:
小张对小李说:“他们三个上次都没有来参加聚会。”
经理对员工小高说:“你工作不够努力,这个礼拜只加了两天班。”
母亲对读高一的儿子说:“快了,你还有两年就毕业了。”
校长对班主任说:“你们班怎么组织的?义务劳动才去了三十个人。”
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共授权发明专利42.0万件,同比增长9.2%。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30.4万件,占92.8%;非职务发明为2.3万件,占7.2%。
截至2017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35.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市)依次为:北京(94.5件)、上海(41.5件)、江苏(22.5件)、浙江(19.7件)、广东(19.0件)、天津(18.3件)、陕西(8.9件)、福建(8.0件)、安徽(7.7件)和辽宁(7.6件)。
2017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0%。其中,在印度专利申请公开量为2724件,在俄罗斯专利申请公开量为1354件,专利申请初具规模。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申请专利4319件,同比增长16.8%;在华申请专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达到41个,较2016年增加4个。
2017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6.7万件,同比增长36.3%。其中,专利纠纷办案2.8万件(包括专利侵权纠纷办案2.7万件),同比增长35.0%;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9万件,同比增长37.2%。
若以2017年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将达到多少件?
6505
6823
7028
7546
2017年1~4月,T地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15220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达到11107亿元,同比增长10%;4月份,T地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和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分别为3339亿元和2554亿元。
以下哪个饼图最符合2017年4月T地区限额以上商品销售额中不同规模的企业销售额占比关系?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数据按消费类别分,下列哪一个经济指标值最大?
居住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比重
食品烟酒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比重
交通通信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比重
医疗保健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的比重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17辽宁085】
①④⑤,②③⑥
①④⑥,②③⑤
①③⑤,②④⑥
①②③,④⑤⑥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17山东069】
①②③,④⑤⑥
①③⑤,②④⑥
①②⑥,③④⑤
①④⑥,②③⑤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
分三大区域看,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减少。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00万人,比上年减少190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112万人,比上年减少482万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634万人,比上年减少617万人。
分省看,2017年各省农村贫困发生率普遍下降至10%以下。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3%及以下的省份有17个,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
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77元,比上年增加894元。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上年。其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丰收,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数量增加,粮食、肉羊等部分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回升。农民家庭一产经营净收入人均2826元,增长3.2%,增速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随着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可喜进展。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人均897元,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分项收入增速全面快于全国农村居民。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210元,比上年增长11.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人均经营净收入3723元,增长6.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人均财产净收入119元,增长11.9%,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人均转移净收入2325元,增长14.8%,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3.0个百分点。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2012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为2017年末的3.8倍;
②2017年东、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之和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46.4%;
③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50%。
①和②
①和③
②和③
仅有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