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放宽视野,不难发现以同一性为基础的韵律原则在汉语文学之中是_______的。宽泛意义上的“偶语”几乎是充盈整个汉语文章体式的“韵律结构”,不仅让语言具有内在的对称感与_______感,而且也是文章气势的来源。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蔚为大观 融洽
信手拈来 愉悦
更仆难尽 和谐
无所不在 平衡
在一次亚丁湾护航行动中,由“北斗”定位系统测得护航舰队与海盗船在同一经度上,其纬度分别在北纬11°46’和北纬26°46’。地球半径为R千米,护航舰队与海盗船相距多少千米:
针对100名旅游爱好者进行调查发现,28人喜欢泰山,30人喜欢华山,42人喜欢黄山,8人既喜欢黄山又喜欢华山,10人既喜欢泰山又喜欢黄山,5人既喜欢华山又喜欢泰山,3人喜欢这三个景点,则不喜欢这三个景点中任何一个的有多少人:
20
18
17
15
14
13
12
10
一类疫苗是国家根据目前国内疾病流行情况以及我国儿童的普遍身体状况规定的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费用由政府支付,而其他不属于一类疫苗并且需要家长自费的疫苗属于二类疫苗。由此,家长们普遍认为,二类疫苗只是预防一类疫苗之外的疾病的。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家长们的看法:
二类疫苗中的五联疫苗可以预防一类疫苗已覆盖的一些疾病,因此可减少接种次数
一类疫苗预防的是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伤害的疾病,二类疫苗则不一定
同一种疫苗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属于不同类型的疫苗
选择不接种二类疫苗除了经济原因,还有对其安全性的考虑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这是它同以前的认识论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因此,要全面关注孩子的素质,首先必须关注他们的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既不是由什么先天的遗传、先验的精神或图式决定的,也不是由环境、由外界事物机械地决定的。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并不是什么先天的东西预定的运动,也不是对外界事物的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在人的积极活动中,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儿童的心理,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的,并且随着活动形态(游戏、学习、劳动)的不断发展而向前发展。这才是正确理解人,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正确的钥匙。
(三)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但从个体来说,实践活动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儿童出生不久,就产生了完整的有目的动作;继而便出现了专门接受人类经验的学习活动;最后,出现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这一典型形态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从学会适应社会生活,逐步发展到学会改造社会。这样,他就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根据第二段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的心理不是由任何事物决定的
人的心理不是任何事物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的心理是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
与物质财富相比,人的精神财富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一个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的多少,另人只能凭_______知道。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量 相处
无限 想象
无比 接触
无形 感觉
有135人参加某单位的招聘,31人有英语证书和普通话证书,37人有英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16人有普通话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其中一部分人有三种证书,而一部分人则只有一种证书。该单位要求必须至少有两种上述证书的应聘者才有资格参加面试。问至少有多少人不能参加面试?
51
50
53
52
一国文明通常要通过典籍、实物和活态三条渠道完成传承。在传统社会中学者关注最多的是前二者,而很少会注意到活态传承。事实上,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内容、形式、工艺过于复杂,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承人也凭借着他们的“活态传承”,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句子是:
要想通过典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古人的器物、遗址,同样能认识祖先创造的辉煌的人类文明
用典籍与实物无法传承时,民间常用口耳相传等方式进行“活态传承”
典籍传承有明显短板,中国典籍大多记载官方历史或文人创作,民间文化鲜有提及
某地有两个奇怪的村庄,杨庄的人在星期一、三、五说谎,王村的人在二、四、六说谎。在其他日子两个村庄的人都说实话。一天,从未来过这里的外地人刘某见到两个人,分别向他们提出关于日期的问题。两个人都说:“前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如果被问的两个人分别来自杨庄和王村,则以下哪项判断最可能为真:
这一天是星期四或星期五
这一天是星期二或星期四
这一天是星期五或星期日
这一天是星期一或星期三
这一天是星期三或星期六
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中国古代诗人多善于写马
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神速的
武威铜马直接命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更为贴切
南北朝文人都喜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