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发展的早期文献几乎都认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无力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普及社会医疗保险方面无所作为的理由。时至今日,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占人口大多数的非正规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一般都被排斥在保险计划之外。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是最穷的国家,也能通过对本国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提供公共支持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社会保障形式来。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
贫穷不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对社会保障无所作为的理由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
弱势群体应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关注的重点
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的传播,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的和技术的领域,它们还可能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甚至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因为这些物质产品和技术发明,还体现了创造者、发明者的精神理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他们作为某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的濡染和教育,而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的输出,间接地传达了这种物质产品所包含的精神内容和文化内涵,因而也就使其成为文化整体的代表而传播并发生影响。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来自于文化传统
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也能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
不同文化中共有的文化传统促进了物质文化的传播
物质文化与技术文化是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发展的
在半个世纪前撞上地球的巨大陨石内,科学家们发现了距今70亿年的星尘。这是地球上已知存在的最古老物质。这种古老的尘埃由比我们的太阳更古老的颗粒组成,通过垂死的恒星进入宇宙。这种尘埃最终借着1969年坠落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陨石来到地球。这也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在地球上的岩石中发现太阳前颗粒。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默奇森陨石的颗粒。他们把颗粒碾碎后加入酸性物质,以溶解矿物和硅酸盐,从而仅留下太阳前颗粒。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太阳前颗粒的价值
默奇森陨石的由来
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
陨石的科学研究价值
科学家对19岁以上的1524名男性和2008名女性共3532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不吃早餐的男性在1年内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的比重是吃早餐的1.9倍之多;不吃早餐的女性在1年内体重增加3公斤以上的比重是吃早餐的1.4倍之多。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如果不吃早餐,无论男女,体重增加的概率都会比较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不吃早餐,男女体重不一定都会增加
男女体重增加主要是早上睡懒觉造成的
18岁以下的人群不一定会出现研究中的结果
相比男性,不吃早餐对女性体重增加的影响并不大
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某国的研究者跟踪了500多名8-9岁视力正常的儿童,五年后发现,唯一和患近视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儿童在户外的时间。而且,孩子的近视确实和在户外的时长有关,无论孩子们在户外是在锻炼、野餐,还是只是在海滩上读书。由此研究者认为,导致近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眼睛是否处在明亮光线下,光照可以保护眼睛。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以上观点:
那些在户外待得更久的孩子并没有减少看书本、看屏幕或进行近距离学习的时间,有些孩子在户外看书和电子屏的时间非常长
与在一般室内光照环境下生长的鸡相比,处于与户外光照相当的高光照水平下的鸡,实验诱发的近视发生减缓约60%,恒河猴中也发现了类似效应
视网膜按照昼夜节律产生多巴胺,使得眼球可以从夜间视觉切换到白昼视觉。白天室内昏暗的光照下,视网膜的周期会被扰乱,影响到眼球发育
某学校要求孩子们每天共80分钟的课间时间全到户外去,不许留在室内。一年后,8%的孩子被诊断为近视,而附近一所学校同龄孩子的近视率是18%
蛋黄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有的人害怕胆固醇高,不敢吃蛋黄。近期一篇涉及50万中国人、随访时长近9年的研究报告提出,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那些基本不吃鸡蛋的人,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降低18%,尤其是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了26%,相应的死亡风险则降低了28%。考虑到脑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大死因,研究者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支持研究者的观点:
来自日本的一项涉及4万人的追踪研究中,每天吃鸡蛋的人比起不吃鸡蛋的人,全因死亡率低了30%
鸡蛋的营养十分丰富,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都比较高
食物摄入胆固醇并不等于血胆固醇水平,且鸡蛋中含有的卵磷脂能有效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每天吃鸡蛋的人,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都更高,饮食更加健康,生活更自律,更有可能补充维生素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通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影响: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为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之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加热后的食物中维生素损失比例
新近,研究人员通过筛选14.7万个化合物,发现了5种能够刺激细胞变成神经细胞形式的分子。随后,开发出了这些分子的“变异型”化合物——Isx-9,研究中,他们在培养取自啮齿动物大脑海马体部位的神经干细胞时,加入了化合物Isx-9,结果神经干细胞聚集起来并形成了神经突,这是神经细胞在体外培养基中生长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化合物Isx-9还能阻止干细胞发育成非神经细胞,并且比其他神经元物质在刺激神经细胞发育方面更有效。
由此推出:
成年哺乳动物大脑能够生长新的神经细胞
人们找到了一个干细胞开始发育成神经细胞的生化通道
人们解决了认识中存在的鸿沟——如何控制干细胞
人的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经过培育成熟,并植入体内,治疗疾病
“孤独乔治”恐怕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单身汉了,它是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一个亚种中最后的成员,多年来,它都孑然一身,人类将它与近亲繁殖的尝试也终告失败。2012年6月,“孤独乔治”被发现死亡,享年已达100多岁。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乔治作为世界上最稀有的生物,成为了全球物种保护的象征符号。它的形象曾经出现在纸币、邮票、纪念币上。乔治死后,当地的达尔文大道上的一块黑板上写着:“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乔治,物种的终结者
我们不想再看到下一个
我们亲眼目睹了灭绝
又一个物种亚种消失了
由中晚唐到北宋,中国文化并未产生特别深刻的变化,但如果说不免物换星移,________也因为社会组织结构中平民阶级的兴起、社会生活中经贸活动因素的增加,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圈。其中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文化圈,一个是平民文化圈。前者趋“雅”,后者趋“俗”,似乎是双轨的,这种情况________于宋代以后。当然“阳春白雪”同“下里巴人”并非完全________,有时,士大夫也受“俗”的影响,譬如理学家朱熹等人的文字加入了许多白话、俗语的成分;同时民间文化也受“雅”的影响,如工艺器物讲究精致和素雅的风格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却 延续 隔离
确 沿续 剥离
确 延续 隔绝
却 沿续 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