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有,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以及:
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②农业现代科技支撑加强
③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④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①②
③④
①②③
①②③④
根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全国共有小学30.09万所,比上年减少1.92万所,招生1695.72万人,比上年减少40.35万人;在校生10331.51万人,比上年减少232.49万人;小学毕业生数1864.95万人,比上年减少5.2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4%,其中男女净入学率分别为99.50%和99.58%。
在师资方面,2008年全国小学教职工613.29万人,比上年减少0.0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62.19万人,比上年增加0.93万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27%,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2008年小学生专任教师学历合格人数比2007年多()万人左右。
5
1.83
0.93
0.90
社会性别是一个能够影响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状况的重要变量,其对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六省为个案,从量化层面考察社会性别对于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并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讨论和解释。本研究以在中部六省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4份。
公民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民的参与动机、参与努力和参与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了“你了解国家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的问题。该问题为单选,具体回答情况见表1。
如果样本人数相等,则选择“国内报纸”、“会议文件”作为接受政策信息第一渠道的男性公民人数分别是女性公民人数的:
1.2倍、2.2倍
1.3倍、1.5倍
3.7倍、1.3倍
1.3倍、2.2倍
假设各省市农村人口比例相同,则2001年农民总收入最高的省市是:
四川
湖南
北京
上海
城乡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诸多差异,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文化冲击。他们中有很多人通过社会学习,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掌握城市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逐步适应和融入了城市社会。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人成了“双重边缘人”,他们对家乡农村的依恋在减退,不愿意或无法回归农村社会,但同时又未能真正适应、融入城市。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很多农民因对家乡农村和农村不再依恋而进城务工
融入城市失败导致很多进城务工农民无法回归到农村社会
进城务工农民可以通过学习等方式克服城乡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
城乡文化差异是很多进城务工农民无法适应、融入城市的直接原因
某公司100名员工对甲、乙两名经理进行满意度评议,对甲满意的人数占全体参加评议员工的,对乙满意的人数比甲的人数多6人,对甲、乙都不满意的占都满意人数的
多2人,则对甲、乙都满意的人数是:
36
26
48
42
某大学军训,军训部将学员编成8个小组,如果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多1人,那么学员总数将超过100人;如果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少1人,那么学员总数将不到90人。由此可知,预定的每组学员人数是:
20人
18人
16人
12人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范围广泛,需要因势利导综合施策。下列举措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设立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金融系统对绿色循环农业的项目提供无息贷款
大力推广河流湖库和近岸海域的投饵网箱养殖
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水系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中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最多的区域占该省农村常住劳动力文盲的( )。
45.32%
53.64%
62.45%
70.12%
2012年,F省社会保险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如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目标任务为725.0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任务为1260.00万人,失业保险目标任务为428.50万人,工伤保险目标为504.00万人,生育保险目标任务为453.00万人。
2012年末与当年一季度末相比增速最快的社会保险项目,其目标任务约增速最慢的社会保险项目的多少倍:
0.4
0.7
1.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