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脂肪当作健康的“大敌”,尤其是饱和脂肪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是,脂肪的摄入应该占每天总能量摄入的30%以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应该在10%以下。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是一项前瞻性的大型研究。研究者从世界5大洲的18个国家,选择了高中低不同收入水平的地区,共招募了超过13.5万名志愿者,通过统计他们的饮食习惯来计算营养组成,并在此后的多年(5.3至9.3年)中,追踪他们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
一篇论文是关于蔬菜、水果和豆类的影响,其结论没有新鲜的地方,大致就是每天总共4份左右(375到500克)这三类食物对健康好处明显,进一步增加摄入量带来的好处不大。
而另一篇论文则是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健康以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是,脂肪摄入量和种类,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风险都不相关;与脂肪摄入量最低的那一组相比,摄入量最高的那组整体死亡率、中风以及心血管疾病之外的死亡风险还要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则相反,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那一组比最低的那一组,总体死亡率高28%,而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导致的死亡率则没有影响。
在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同时,《柳叶刀》杂志还发表了一篇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挑战了健康饮食的定义,但关键问题并没有解决”。在这篇评论中,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补充了中低收入地区饮食与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加深了“饮食与健康”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但是,评论作者并没有赞同研究者的结论,而是指出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这项研究中,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主要来源是动物食品(肉和奶制品)。除了脂肪外,这些食品也是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B12等微量成分的良好来源。而在脂肪摄入量低(从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的人群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入可能是不足的。所以,“脂肪降低死亡率”这个调查结果,还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富含脂肪的这些食物营养密度高,解决了这些食物摄入量低的人群某些微量营养成分的缺乏”。
第二,在这两篇论文中,一篇的结论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高增加了死亡率”,另一篇的结论是“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高降低了死亡率”。但是,蔬菜、水果和豆类,都富含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不同种类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健康的影响需要分开讨论,比如添加糖、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粗粮。
第三,混杂因素会影响到结果,尤其是人们的健康意识。比如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从而可能有更多对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遵守医嘱、合理的睡眠、控制饮酒、食用“推荐的食物”等等。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地区,人们接受的健康生活指导会少一些。所以,评论作者认为,人们的健康意识,可能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混杂因素。
而最近《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似乎“颠覆”了这一观念。这句话中用了“似乎”一词,并且给“颠覆”加上引号,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增加文章的幽默趣味性
为后文观点埋下伏笔
使表达更加严谨周密
表达对该研究的讽刺态度
一只天平有7克、2克砝码各一个,如果需要将140克的盐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称几次:
六
五
四
三
在一次“互联网+现代农业”培训会后,为了交流拓展农村电商产业路径,要求各地参会代表一周内每两人互通一次电话,已知他们一周内共打了120次电话,这次参与培训交流的人数是:
20
18
16
15
在一个选择多样化的年代,消费者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对某一个品牌的情感________相对比较弱,一旦企业________了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就很难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依靠 侵害
依附 损害
依托 破坏
依赖 伤害
不少减肥的人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时刻——本来接到朋友聚会的邀请是让人开心的事,可细一想却又不免挣扎:与朋友一起吃饭会让人________,这会让减肥________。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快朵颐 事倍功半
大饱口福 危在旦夕
食前方丈 功败垂成
胃口大开 功亏一篑
主席台上坐着几位领导。已知:有一个女领导坐在一个男领导的右边,有一个男领导坐在另一个男领导的右边,有两个男领导坐在女领导的左边。
主席台上最少有几位领导:
3位
4位
5位
6位
一个极有想象力、经济价值极高的创意,很可能被用于道德上非常坏的目的,甚至被用来破坏人类文明乃至毁灭人类。一直以来的一个错误观念是,一个能赚钱的创意就是一个好的创意。现在必须改变观念: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创意的好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人文价值应该渗透到产业和经济中
想象力才是评价一个创意价值的重要标准
一个好的创意应该是一个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创意
无论是战后一些国家飞速发展,还是“金砖五国”重构世界版图,奇迹也好,腾飞也罢,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_______有利的发展机遇、_______更好的体制机制、_______地革除自身弊病、_______迎接风险挑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持续奋斗的过程。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控制 构建 坚决 自信
把握 建设 勇敢 积极
控制 建设 坚决 积极
把握 构建 勇敢 自信
第一步就是明确爱是一种艺术,正如生活是一种艺术一样。①我们想知道如何爱,②必须遵循我们学习其他任何艺术的同样方法,诸如学习音乐、绘画、木工或医学技艺及工程艺术的方法。
在学习任何一种艺术时,必要的步骤是什么呢?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如果我想学习医学技艺,我必须首先了解人体结构和各种疾病,但当我具备了这一方面的全部理论知识时,根本不意味着我在医学技艺上是合格的。只有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把我们的理论知识成果和我们的实践成果融为一体,即变为我的直觉——这是任何一门艺术的要素——之后,我在技艺上才变得精湛起来。当然除学习那门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外,为驾驭任何一门艺术,第三点也是必要的要素,即要使艺术精湛必须极其关心这一问题,在我的心中必须是:没有什么比此艺术更重要的事情。
这适用于音乐、医学、木工和爱的艺术。这里有着为什么在当代的文明中,人们很少尝试探究爱这门艺术的答案,尽管他们明显地失败,尽管他们对爱如饥似渴,但却又认为几乎每一件事都比爱重要:成就、名望、金钱、权利——几乎人们的所有精力都被用来研究如何实现这些目标,难怪乎没有谁来学习爱的艺术。
第一段中,在划线处①和②填入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也许 还
氢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尽管对氢气等利用能源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如何制造出廉价的氢仍是当前的一项关键性课题。
从水中产生氢的一种途径是简单地把水加热,直到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这两种气体必须立即分开,否则它们就会又合成为水。分离它们的一种方法是用一个有渗透性的薄膜①,这种薄膜能被极弱小的氢原子穿过,同时又把相对大些的氧原子拦住。
作为研究制造廉价氢气的一部分,以色列雷霍沃特市的维茨曼科学院研制出了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耐高温的陶瓷薄膜②。已有的能渗透氢原子同时又不使氧原子越过的薄膜是由氧化镁和氧化锆等材料组成的陶瓷薄膜③。由于它只能在1750℃左右的温度下使用,所以尚不能真正地用于氢气生产。
用于氢气生产的薄膜必须能耐更高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越高,转变的效率越高。例如,温度到达2200℃时,就会有1/3的水能够有效地转变为氢和氧。
该院这个项目的主要研制者科干用特别处理过的氧化锆和氧化铈粉末配料,制成了能在2000℃高温下工作的薄膜④。他认为,还能进一步开发出能在2200℃左右温度下工作的材料。
新的薄膜能经得住高温的部分原因是材料的选配,另外,生产陶瓷的粉末经过特殊的处理也是一部分原因。粉末的每一颗微粒都很光滑,有粗糙棱角的极少。这就【】着一旦形成薄膜,他们中间就极少有棱角接触,因此就极少有熔融和烧结的机会。一些专家认为,科干的这项发明对于用加热方法生产氢气是一个关键性的进展。
与进一步开发能在2200℃状态下工作的薄膜无关的一项是:
制作薄膜的材料要进一步选择
制作材料间的配比要进一步研究
渗透性薄膜的密度要进一步控制
制作薄膜的粉末要经过光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