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10月18日
10月14日
11月18日
11月14日
美国科学家声称,每人生来有两个脑,即颅脑与肠脑。
肠脑位于食管、胃脏、小肠与结肠内层组织的鞘中,含有神经细胞、神经传递质、蛋白质和复杂的环行线路。结肠炎、过敏性肠综合症等都与肠脑内产生的问题有关。肠脑中几乎能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如血清素、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此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肽的脑蛋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质。
颅脑面临惊恐时释出的应激激素会冲击胃脏以生痉挛;惊恐又引起交感神经影响肠脑的血清素分泌量。
应激激素过分刺激还会导致腹泻。当情绪压抑时,食管神经受到高度刺激会感到吞咽困难;颅脑释出的应激激素还会改变胃脏与食管间的神经功能,导致胃灼热。
最初的脑神经系统起始于管形动物,生存竞争需要更复杂的颅脑,从而发展了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肠神经系统不能进入头颅与胃肠相联,而为了适应高级动物进食和消化的需要,自然法则就保存了有独立功能的肠神经系统。就人而言,早期胚胎发育中产生的神经脊,一部分进入了中枢神经系统,另一部分变成肠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连接两者——颅脑和肠脑。
根据文意,对“肠脑中几乎能够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
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绝大部分物质进行运转和控制活动
肠脑中具有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所需相同的绝大部分物质
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
“当一个胖子装忧郁的时候,别人还以为是肚子饿。”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概念是:
社会焦点效应:一个人会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的一种倾向
自我透明度错觉:人们高估自己的个人心理状态被他人知晓程度的一种倾向
旁观者效应:个体面对紧急事件时,他人在场会抑制其利他行为发生的现象
自证预言:若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则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的现象
左边给定的是削掉一个角的纸盒,下列哪一项不是由它展开而成:【2017联考/湖南075】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孔子说,一种人“和而不同”、还有一种人“同而不和”。下列角色行为属于“和而不同”的是:
公务员小李敢于指出领导脱离群众的缺点,使领导的群众基础更牢
副镇长小张任职后谦虚谨慎,对老镇长的指示一向言听计从
村支书小吴很会做宣传动员工作,总能说服群众接受村委会的各项决定
选调生小刘喜欢张扬个性,走上工作岗位后常常是“独树一帜”
每天,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都是与太阳同时升起的,一年中升旗最早的一天应是:
立春日
立夏日
夏至日
冬至日
每道题包含一套图形和四个选项,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1北京乡镇083/北京区级088】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一个棱长为6的正方体木块,若在其任一面挖出一个棱长为2×3×4的长方体空间,则剩下的部分的体积是挖出的长方体体积的多少倍:
5
6
8
9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生理反应的节奏跟昼夜交替一致,一旦这个节奏被破坏,人们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就会降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坐飞机到不同时区易产生头疼反胃等时差综合症
熬夜易使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胃溃疡病症
长跑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容易破坏体内代谢平衡而致病
免疫系统先天缺陷的病人,即使正常饮食患病概率也很高
民歌来源于民间主要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不断再创作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表达手法的结晶。
下列关于民歌说法错误的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演唱藏族民歌常用乐器冬不拉伴奏
“信天游”是西北地区民歌形式
狩猎歌和牧歌是蒙古族民歌代表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