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成语中的“五”解释错误的是:
五湖四海——五湖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西湖、洪泽湖
五脏六腑——五脏指的是人的心、肝、脾、肺、肾
五音不全——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
五味杂陈——五味指的是酸、甜、苦、辣、咸
某公司总经理郑某在家中被杀,警方确切掌握的是,案发当天,其下属赵一、王二、张三、李四都进出过一次郑某家中,且排除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被警方传讯前,四人秘密约定,向警方所作的每句供词都是虚假供述,供词如下:
赵一:“我们四人都没杀害他,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王二:“我是第二个进他家的,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张三:“我是第三个进他家的,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李四:“凶手进他家不比我晚,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由此可知推知,凶手是:
赵一
王二
张三
李四
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发展贡献,也不容忽视,但不能否认,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德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他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概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从梁山里诞生。宋、明两次亡于外族,无疑与宋代以来主流思想的自宫与内敛不无干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理学特有的价值取向遵循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理学所倡导的精神导致古代读书人中很少出现英雄豪杰
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的缺失和理学自身的特点有关
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理学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某商品原价为30元,第一年提价10%,第二年又降低10%,第三年又提价10%,则第三年该商品的最后价格为:
29.7元
32.67元
30元
33元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或建筑,常常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功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并非要紧跟潮流,也无须趋向同一化,而是要将建筑与城市的历史文脉、人文环境等相联系。在某种程度上,焕然一新已经成为主导性的城市美学追求,城市因而处于种种不必要的求新求变中,城市建筑特色模糊,有时沦为“换装比赛”的牺牲品,久而久之,使得城市的文化内涵始终难以形成和延续。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城市建筑缺乏整体设计会使城市失去人文特色
城市的文化内涵无法形成和延续的情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城市建设的求新求变会导致城市的模式化
历史和人文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元素
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把安徽省打造成“三个强省”,下列不属于“三个强省”的是:
工业强省
经济强省
文化强省
生态强省
小华4年后年龄与小丽4年前的年龄相等,3年后,她们两人的年龄和等于她们今年年龄差的3倍,小华和小丽今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10,18
4,12
5,13
6,14
所谓“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的现象不属于城市病的范畴:
就业压力增大
市民住宿紧张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
城市的经济实力下降
有一盗窃案件,据侦查系二人作案。并初步认定甲乙丙丁戊五人是嫌疑犯。而且查知以下情况:
(1)甲、丁二人中至少有一人是罪犯;
(2)如果丁是罪犯,戊一定是罪犯;
(3)只有在丙参与时,乙才能作案;
(4)如果乙不是罪犯,那么甲也不是罪犯;
(5)丙没有作案时间。
请问,罪犯是:
乙和丙
丁和戊
甲和乙
甲和戊
平衡好情怀与创新改编之间的关系,能使经典乐曲焕发_______的魅力;我们也希望记忆中的歌声除了那些_______的经典,还有不断诞生的新曲目。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经久不衰 百听不厌
生生不息 脍炙人口
历久弥新 耳熟能详
耳目一新 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