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_____________摆在优先位置。
稳增长和保就业
恢复和扩大消费
加强国内国际双循环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张导演在为联欢会的最后三个节目进行排序,相邻的节目不能属于同一种类。张导演要从三个小品节目、三个歌曲节目、三个舞蹈节目中进行选择。要排好最后这三个节目,还要满足如下条件:
(1)如第一个节目是小品,则第二个节目是舞蹈;
(2)如第二个节目是歌曲,则第一个节目是舞蹈;
(3)如第三个节目是小品或者舞蹈,则第二个节目是歌曲。
请问以下哪项是节目安排的可能次序:
节目一:小品 节目二:舞蹈 节目三:舞蹈
节目一:小品 节目二:歌曲 节目三:舞蹈
节目一:歌曲 节目二:小品 节目三:舞蹈
节目一:舞蹈 节目二:小品 节目三:歌曲
为更好地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提升北京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北京市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_______政策。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征税
境内旅客购物出境退税
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
境外旅客购物过境征税
2014年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七年来,三省市和有关部门狠抓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到2020年的目标任务已全面顺利完成。有序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提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新区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新面貌;加快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引领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交通、生态、产业等不断取得新突破;谋划推进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积极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七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给京畿大地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1年8月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2035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将全面形成。下列哪项不可能是该文件提出的相关措施?
完善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京津冀汽车产业生态圈,加快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和示范应用
支持北京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头部企业对接津冀生产制造资源,加速赋能津冀传统产业
抓紧抓好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促进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跨区域协同
推动京津冀规模化、协同化布局氢能产业,重点布局制备、运输、存储、加注和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环节
一辆汽车将一批货物从A地运送到B地,又从B地运送另一批货物返回A地,往返共用了13.5小时。去时用的时间是回来时用的时间的1.25倍,去的速度比返回时的速度每小时慢6千米。A、B两地之间距离为:
150
160
170
180
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_______;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言之成理 矫揉造作
言简意赅 矫揉造作
有的放矢 言不由衷
言之成理 拖泥带水
__________。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优势互补,提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离不开健全的市场机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完善市场机制上下功夫,目前应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纠正要素价格扭曲现象,用价格杠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总财富增加。二是正确应对生产要素供需的结构性变化。
对上述文字的中心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价格机制是调整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健全的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2016年我国海洋主题公园平均每名游客创造的门票收入比非门票收入多约多少元?
30
36
42
48
2018年全国网络零售额90100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70200亿元,同比增长25.4%;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9900亿元,同比增长18.7%。
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13700亿元。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0900亿元,同比增长30.9%;农村非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800亿元,同比增长28.4%。分品类看,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织品、日用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烟酒,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零售额的37.3%、19.3%和13.3%,同比增速分别为30%、28%和35%。
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305亿元,比全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低9.9个百分点。其中,休闲食品、茶叶、滋补食品零售额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24.2%、12.5%和12.0%,同比增速分别为30.5%、32.5%和29.0%。
2017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品类中,休闲食品零售额约是滋补食品的:
1.7倍
2倍
2.3倍
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