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
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1984年,福建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________的呼吁信,开启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先声。
“松绑放权”
“大念山海经”
“以智取胜”
“利用外资”
明成祖姓名朱棣,其子明仁宗姓名朱高炽,仁宗之子明宣宗姓名朱瞻基,宣宗之子明英宗姓名朱祁镇。
从这几位皇帝的名字来看,体现了明朝皇室命名的思想是:
天人合一
人定胜天
五行相生
押韵合辙
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官巷和吉庇巷。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三坊七巷的历史
三坊七巷的走向
三坊七巷的建筑
三坊七巷的格局
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坊七巷的历史
三坊七巷的走向
三坊七巷的建筑
三坊七巷的格局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1997年江苏省建制镇数量比1979年多:
3.18倍
5.42倍
7.85倍
8.85倍
小王和小刘两人分别从甲镇和乙镇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1小时后他们在甲镇和乙镇之间的丙镇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小刘在小王到达乙镇之后27分钟到达甲镇,那么小王和小刘的速度之比为:
5:4
6:5
3:2
4:3
与1978年相比,1984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安置的城镇新就业者的人数比例大约减少了多少个百分点?
8
14
20
26
某县政府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党建知识竞赛,其中甲、乙两镇参赛人数之比为4:3,甲镇有8人、乙镇有24人没有参加竞赛。已知甲、乙两镇干部职工人数之比为5:6,则乙镇的干部职工比甲镇多( )人。
8
7
6
5
所有甲村村民都参加了希望镇镇人大代表选举,有的乙村村民没有参加希望镇镇人大代表选举。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有的乙村村民不是甲村村民
有的乙村村民不是希望镇的选民
有的乙村村民是希望镇的选民
有的乙村村民是甲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