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率下降1.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长8.2%,增长率比2014年下降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上年增长8.9%,增长率比2014年下降2.3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772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072元,比上年增长7.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392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23元,增长10.0%。2015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3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31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472万人,增加365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77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6570万人,增加6823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952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894万人,增加59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675万人,增加62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3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404万人,增加765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7489万人,增加12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769万人,增加730万人。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多少万元?
1.9
2.2
2.6
3
2006年末,浙江省拥有人才资源数379.5万人,比2005年增长18.7%;每万人口中拥有人才资源数达820人,比2005年增长18%。人才资源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04.3万人,比2005年增长26%;拥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7万人,比2005年增长23.9%。
2006年,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本级财政科技拨款为44.6亿元,比2005年增长31%;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4.19%,比200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为6632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43元,比2005年提高0.25元。
2006年,全省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达407.8亿元,比2005年增长26.9%,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59%,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7.2%,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1.42%,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328.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7%,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1.14%提高到2006年的1.15%。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29%提高到2006年的46.7%。
2006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约为:
2.85万亿
2.98万亿
3.12万亿
3.18万亿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增速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分行业及分区域的营业收入情况如下表: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分别约为( )。
70%、19%
74%、17%
70%、17%
74%、19%
某地有耕地20万亩,其中75%用于种植粮食,其余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当地居民生活需要消耗10万亩的粮食,其余用于出售,粮食每亩年收入1000元,经济作物每亩年收入5000元。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推进退耕还林政策,每亩退耕还林的耕地可享受500元/年的财政补贴。不考虑其他因素,为使居民收入实现每年10%以上增长,且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12万亩,2年内至多可以有()亩耕地进行退耕还林。
10000
12666
13333
15000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60号)要求,我国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有证照个体经营户,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1085.7万个,比2008年末(2008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375.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1303.5万个,增加417.1万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3279.1万个,增加405.4万个。
从行业角度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81.1万个,占25.9%;制造业225.3万个,占20.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2万个,占14%。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642.7万个,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78.6万个,住宿和餐饮业240.8万个。
从单位性质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6%,比2008年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机关事业法人单位占9.6%,比2008年末下降了3.9个百分点;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占14.8%,比2008年末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法人、外商投资企业法人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分别为800.6万个、10.6万个和9.7万个。在内资企业法人中,国有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法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68.3%。
201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三者合计所占的比重约为:
50.1%
26.8%
67.3%
84.2%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
22177元、17222元
18317元、13222元
16367元、11491元
20167元、14491元
2013年,上海市与海南省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相差:
36711.5
35711.5
34711.5
37711.5
2016年,某省小微服务业呈现出经营平稳面、资产规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三扩大”的特点,主要行业实现较快增长。
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5.4%,高于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8.2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经营平稳面扩大,2016年4季度,79.5%的企业认为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或稳定,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2016年,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资产总计367亿元,同比增长9.3%,户均1643.7万元。负债合计194.8亿元,同比增长8.1%,低于资产增长速度1.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3.1%,处于较为合理水平。实现利润总额4.6亿元,销售利润率为5.7%。小微服务业企业的资金和盈利水平均处于平稳状态。
各主要行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2016年,该省小微服务业样本企业的营业收入比2015年大约多多少亿元?
5.3
10.7
12.3
23.0
2015年1~11月,北京市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实现收入7019.8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为68.8%。其中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实现收入3772.5亿元,同比增长7.8%,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53,7%;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实现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10%,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6.2%。
传媒影视板块中,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新媒体产业功能区、影视产业功能区分别增长8.9%、69.4%和27.9%,三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17.1%;文化休闲板块中,北京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分别增长18%和1.5倍,两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3%。
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实现收入856.5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速15.2个百分点;数字内容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分别实现收入17.8亿元和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53%;全市重点互联网出版单位实现收入373.2亿元,同比增长5.9%。
2015年1~11月,北京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低于1万亿元
在1-1.1万亿元之间
在1.1-1.2万亿元之间
高于1.2万亿元
2020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完成业务收入81658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067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实现业务收入115.8万元,同比增长8.6%。
分领域看,2020年,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275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974亿元,增长11.2%。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498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579亿元;其中,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9095亿元,同比增长10.5%;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4116亿元,同比增长11.1%。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1540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74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03亿元,增速较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大领域中,2020年收入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软件产品
信息技术服务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
嵌入式系统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