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
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
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
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
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
非闰年的一年的中间时刻应该是A月B日C点,则A+B+C=
22
21
20
19
2006~2008年间,表中港口有几个在7月出现过货运吞吐量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局面?
0
1
2
3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说,“今天白天晴间多云,最高温度25摄氏度”。这里的“今天白天”所指时间段是:
6∶00到18∶00
7∶00到19∶00
8∶00到20∶00
9∶00到21∶00
-1,6,25,62,( )
87
105
123
132
一个项目由甲、乙、丙三家企业共同参与,其中甲和乙出的人力分别占项目总人力的75%和25%,乙和丙出的资金分别占项目总投资的40%和60%。如果将人力和出资金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利润,则甲分配的利润是乙的1.5倍。问丙分配的利润为项目总利润的:
火星轨道在地球轨道的外圈,与地内行星相比,从地球上能观测到火星的时间和位置变化范围很大。古人有“火星冲日”的说法,在“火星冲日”这天,火星最亮,在夜空停留的时间也最久。“火星冲日”最可能发生在右图( )位置。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2021年2月24日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选择在去年7月发射,是因为此时( )。
恰好是最佳窗口期
发射探测器能最快飞抵火星
发射场有最好的气象条件
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最近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其经济意义是:
有利于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有利于实现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
促进两岸的人文交流
实现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便利与快捷
2018年4月全国手机产量达14366.7万部,同比增长2.8%;2018年1~4月全国手机累计产量为56479.3万部,累计增长3.2% 。
关于2018年4月手机产量前12位的省市手机产量,以下信息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有几条?
①2018年1~4月,有3个省市手机产量分别占全国的一成以上
②2018年1季度,广东手机产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③2018年4月和2018年1~4月手机产量增速最高的省市不是同一个
④江西2018年4月手机产量占同年1~4月产量的比重高于2017年水平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