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
《宪法》
《刑事诉讼法》
《婚姻法》
《劳动法》
比例相对指标是将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反映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综合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两个总体的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的综合指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甲企业每百米棉布全厂生产耗电比乙企业高出57%
某地每人平均钢产量为35.98公斤/人
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约增产三成
某企业某年的产值是100万元,计划是90万元,计划完成程度是11%
某抗洪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中,有2/3的人在前线指挥抢险。由于汛情紧急,又增派6人前往,此时在前线指挥抢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如果该抗洪指挥部需要保留至少10%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那么最多还能再增派多少人去前线:
8
9
10
11
要解决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_______是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以满足城乡居民子女的入园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务之急
首当其冲
理所当然
无可置疑
2017年,中组部、人社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意见》要求,公务员申请辞去公职时应当(),签署承诺书,对遵守从业限制规定、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等事项作出承诺。
如实报告从业去向
如实报告财产状况
如实报告辞职理由
接受离职财产审计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能力本身。素质作为先天生成的解剖生理结构,不能现成地决定能力。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能力,只是由于他生来具有一定的生理特点,因而他具有能力发展的一般可能性。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素质是能力的基础
素质是先天的
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后天发展的
“阳历”与“阴历”这两个词虽然大家都熟悉,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其理解有误。有人认为阳历来自外国,这是不对的。我们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我国三千年前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已经是阴阳历并用。《书经•尧典》上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是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希腊罗马时代也夹用阴阳两历,和我国原是一样的。阴历是完全依据月亮的[a],阳历则完全依据太阳的[a]。月亮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就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242216天,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小数不能相互除尽,要把它们合起来非常困难。但我国在春秋时代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把阴阳二历调和得相当成功。
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特点。节气是完全跟太阳走的,可称阳历的一部分。地球绕日因为昼夜长短太阳高低的不同,所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二十四节气中,十二个为气,十二个为节。节应在月初,气应在月中,譬如立春为阴历正月之节,雨水乃正月之气等等。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循环,有365又1/4天,一节一气平均30天多一点。而阴历一个月只有29天有余。过了若干时候必会有月份单有节而无气,或单有气而无节。这有节无气的月份就叫做[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阴阳两历的周期都照顾到了,维持了一个月中晦朔弦望,和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它的缺点是年度长短不同,平年只有354天,闰年多一个月就有384天,计算极不方便。
第二段讲二十四节气时,指出节气“可称阳历的一部分”,这样说是:
因为它有一部分节气是根据阴历推算确定的
因为二十四节气恰好分布在十二个月之内
因为没有二十四节气也就没有阳历了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观察太阳运行来确定的
南极的环境变化很大,同一区域的不同年份或者同一年份不同的区域环境差异都很大,所以需要进行监测。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可以通过企鹅、海豹和海鸟的数量变化来监测南极环境。而关于磷虾复眼直径与体长比率关系变化的发现,使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大型动物的饵料——磷虾的生长状况来反演南大洋的环境变化,从而更容易推断出整个南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环绕南大洋进行磷虾生长状态的测定来了解南大洋不同扇区的环境差异,通过长期观测来监测南大洋海洋环境的年际变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南大洋海洋环境差异十分巨大
可利用南极磷虾了解南大洋环境信息
通过南极磷虾监测南大洋环境很便利
南极环境变化大影响到当地动物生存
某市政协扎实推进“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开展“请你来协商”重点活动,通过面对面协商、点对点交流,不少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并转化为工作举措。从实质民主角度看,“请你来协商”平台:
丰富了公众通过政协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是拓宽公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渠道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益探索
进一步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不包括:
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礼乐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