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8年相比,2009年猪肉产量增长率为:
4.6%
5.8%
7.1%
10.2%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对国内20个制造业行业中820家企业的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加工汇总他们对所在行业的采购和供应等问题的判断结果,得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生产、新订单、主要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5个分类指数乘以相应的权数后相加得到。PMI指数反映了当月制造业采购和供应状况相对于上月的变化。各类指数在50%以上,通常反映其对应的某一方面经济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其经济活动衰退。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PMI增量最大的月份是:
2009年9月
2009年1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中国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总量的国际地位实现“三连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569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10年增加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10年的9.5%。同时,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
2.1倍
19.1倍
1.1倍
2.9倍
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39.54亿立方米,分水种看,自来水用水量最大,达35.67亿立方米,占全部用水量的90.2%;地表淡水用水量2.52亿立方米,地下淡水0.03亿立方米,其他水1.32亿立方米。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用水量达29.85亿立方米,占比超75%。
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量为147.1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重复用水率提高到78.8%(注:重复用水率=重复用水量/(用水量+重复用水量))。分行业看,重复用水量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和石油石化行业。其中,电力行业重复用水量为50.7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重复用水量的34.5%;冶金行业重复用水量为40.82亿立方米,增长3.9%,占全部重复用水量的27.8%;石油石化行业重复用水量为32.12亿立方米,增长3.5%,占全部重复用水量的21.8%。
整体而言,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复用水量普及面窄且重复用水率较低的问题值得关注。有重复用水的企业只有3573家,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说明九成多企业无重复用水。重复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88家,仅占重复用水量的96.2%,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电厂和钢铁厂等少数大型企业中,重复用水应用领域明显较窄。
与2018年相比,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
减少了约0.8亿立方米
增加了约1.8亿立方米
减少了约2.8亿立方米
增加了约3.8亿立方米
2013年,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41万个,从业人员14025.8万人,分别比2008年增长26.6%和19.5%。
2013年,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8.9万个,比2008年下降1.4%;制造业225.2万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9万个,比2008年下降0.1%。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7.4%,制造业占8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3.4%。
关于2013年全国工业企业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有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内资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足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人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不足2%
内资企业中企业法人单位个数少于6万的有7种类型
2015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68.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2731.2亿元,增长7.7%;重工业4537.7亿元,增长10.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269.1亿元,增长6.3%;集体企业19.3亿元,下降5.7%;股份合作企业22.3亿元,下降2.0%;股份制企业2847.6亿元,增长9.6%;私营企业2992.2亿元,增长1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12.5亿元,增长6.9%。
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行业大类中34个突破增长,占比近九成。其中,电子、电子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医药和有色等六大重点行业表现突出,分别增长16.5%、12.3%、12.3%、11.2%、10.4%、10.3%,合计实现增加值270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7.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69.7亿元,增长10.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抚州、赣州、吉安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年末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7家,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家,比上年新增1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7个,居全国第一。
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45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利税总额3543.8亿元,增长3.8%,其中,利润总额2128.0亿元,增长2.4%。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10户,其中,江铜集团2010.4亿元,居全省首位。
2014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
6656.5亿元
6945.3亿元
7268.9亿元
7937.6亿元
2016年,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2578.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幅高于同期GDP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幅比同期GDP第二产业增幅高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3.6%,比2010年提高3.9个百分点,占比逐年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5%,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达4.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的作用不断提升,是广东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分行业看,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部经济类型的行业有工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5898.95亿元,同比增长9.7%,比全部经济类型工业快3.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部经济类型比重较大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分别为98.2%、85.3%、73.2%和68.3%;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有工业、其他服务业,分别为25.7%、11.3%。
【注释】
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本部门、本单位对生产总值提供的份额。
2015年广东民营工业实现的增加值约占当年GDP的:
16.6%
19.6%
22.6%
25.6%
2004-2009年,哪年的产量最接近平均值?
2004年
2008年
2006年
2005年
2007年前三季度,A市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工业增长值380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1088.25亿元,增长9%;重工业增加值2718.12亿元,增长14.2%。完成工业总产值15777.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其中,轻工业完成3550.44亿元,增长9.7%;重工业完成12227.12亿元,增长18.2%。
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是本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前三季度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2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增速较快,共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了8.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该市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5055.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今年以前,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波动较大。1月份因去年基数较低,故增幅较高,为26.3%;2月份受春节影响,增幅出现较大滑落,仅为9.5%;3~5月增幅均低于20%;自6月份开始,全市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大幅回升,且连续几个月基本稳定在25%左右。
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品,共生产笔记本电脑2526.69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76.4%;显示器81.89万台,增长69.5%;移动通信基站设备192.84万信道,增长59.4%;程控交换机294.15万线,下降29.5%。
成套设备产品,生产交流电动机926.7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23.9%;金属切削机床1.12万台,增长5.4%;升降移动机械3.57万台,增长7.9%。
石油化工产品,原油加工量为1817.9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5%;生产乙烯138.42万吨,下降4.1%;橡胶轮胎外胎743.78万条,下降7.9%。
钢材产品,生产成品钢材1633.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2%;生铁1335.64万吨,增长6.3%;生钢1552.59万吨,增长7.5%。
2007年前三季度,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多少个百分点:
12.3
14.2
65.2
无法计算
2011年甲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622.2亿元,同比增长37.4%,是2006年的4.9倍。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1.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6年提高4.3个百分点。2011年末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325户,比2006年增加360户。从业人员75.2万人,同比增长23.1%,是2006年的2.3倍。
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80.3亿元,同比增长98.3%,是2006年的8.5倍,同比增速高出规模以上工业19.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9.5%,较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
2011年,甲省高新技术产业六大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4238.8亿元,是2007年的2.8倍。其中,先进制造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1306.7亿元,是2007年的2.2倍;新材料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1097.8亿元,是2007年的4.0倍;生物工程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822.9亿元,是2007年的4.4倍;电子信息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762.7亿元,是2007年的2.0倍;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是2007年的2.7倍;核技术和新能源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121.1亿元,是2007年的2.2倍。
2011年甲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是2006年的多少倍:
2.1
3.9
5.0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