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旅游能使人牢记工业文明的历史足迹,某旅游团组织开展一次“工业旅游”,根据下图内容及顺序判断,该旅游团游览的工业文明依次是:
啤酒酿制技术、青铜器制作技术、纺织技术、风电技术
橡胶加工技术、景泰蓝制作技术、服装技术、采油技术
啤酒酿制技术、景泰蓝制作技术、纺织技术、风电技术
橡胶加工技术、青铜器制作技术、服装技术、采油技术
2018年N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7.1%,增速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新产品增长强劲。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42.8%,单晶硅增长1.2倍,多晶硅增长47.1%,汽车增长26.6%。
1—11月,N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1332.8亿元,同比增长16.2%,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11.8%。其中,制造业利润474.48亿元,同比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0.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
2018年1—11月,N省制造业利润额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
24.7%
35.6%
40.2%
46.5%
表中工业总生产值排名第2的行业,其工业新鲜用水量占全市工业新鲜用水总量的比重约为:
0.2%
0.7%
1.9%
5.5%
2009年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
与上年相比,表中2009年每万元GDP耗电量下降最多的省市区是:
辽宁
天津
上海
广东
2014年一季度,上海市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168.47亿元,增长3.6%,增幅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产销两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72.12亿元,增长15%。一季度生产汽车67.33万辆,增长15.9%。其中,排量在1升到1.6升之间(含1.6升)的轿车41.57万辆,增长23.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7.96万辆,增长44.1%。汽车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
关于2014年一季度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发展状况,下列表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在六个重点行业中,产销率最低的行业也是产值增速最快的行业
成套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增量高于精品钢材制造业
排量在1升以下或超过1.6升的汽车产量增幅超过2成
汽车制造业平均每生产一辆汽车,创造的产值约为12万元
据统计,自1901年起共有786位男性和44位女性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男女比例为18:1。其中,在经济学和物理学领域,几乎没有女性科学家获奖。据此,诺贝尔奖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
以下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一项是:
能否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衡量工作潜能的唯一标准
女性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远远低于男性
近些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中女性评委的人数不断提高
其他的国际科学大奖也存在此类获奖者男女失调的现象
某单位去年的职工男女性别比为4:7,今年净增加男职工24人、女职工25人,男女性别比变为11:15,去年该单位的职工总人数为:
104
35
44
55
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39.54亿立方米,分水种看,自来水用水量最大,达35.67亿立方米,占全部用水量的90.2%;地表淡水用水量2.52亿立方米,地下淡水0.03亿立方米,其他水1.32亿立方米。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用水量达29.85亿立方米,占比超75%。
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量为147.1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重复用水率提高到78.8%(注:重复用水率=重复用水量/(用水量+重复用水量))。分行业看,重复用水量主要集中在电力、冶金和石油石化行业。其中,电力行业重复用水量为50.72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重复用水量的34.5%;冶金行业重复用水量为40.82亿立方米,增长3.9%,占全部重复用水量的27.8%;石油石化行业重复用水量为32.12亿立方米,增长3.5%,占全部重复用水量的21.8%。
整体而言,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复用水量普及面窄且重复用水率较低的问题值得关注。有重复用水的企业只有3573家,只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0%,说明九成多企业无重复用水。重复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企业88家,仅占重复用水量的96.2%,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电厂和钢铁厂等少数大型企业中,重复用水应用领域明显较窄。
根据以上资料,下列有关2019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情况正确的是:
全省约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万家
有重复用水的企业的平均重复用水量约为41.2万立方米
重复用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企业的平均重复用水量约为1.8亿立方米
电力行业的重复用水率不可能低于50%
2005-2010年,该市每标立方米工业废气排放中二氧化硫含量最少的年份是: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上图中2009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数最多的三个地区为:
广东、河南和安徽
广东、河南和四川
广东、四川和山东
广东、山东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