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想到莎士比亚,都觉得非常遥远——他来自遥远的古代及国外,而更遥远的距离来自他的作品普遍被视为经典中的经典,自然就变得_______,大众是很难亲近或理解的。其实不然,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隔了四个世纪,还能那么鲜明而深刻地映照在我们时代上,与我们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讳莫如深 互动
孤芳自赏 同行
深不可测 对话
高高在上 共勉
上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被邀请担任以色列总统。对于亿万人仰视的一国元首之位,他谢绝了,在信中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爱因斯坦的经历告诉我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富贵于我如浮云
人贵有自知之明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人类与疟疾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斗争,但一直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阻断疟疾传染源。日前研究者培育出一种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它具备了不再感染疟疾的能力,并且能妨碍野生蚊子繁衍,从而有效切断人与蚊子的疟疾传播途径,假以时日,就能根绝疟疾这个顽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转基因蚊子的体质比野生蚊子差,一旦被放到野外很容易死亡
转基因蚊子只在疟疾存在时才有生存优势,当生存环境中没有疟疾时,它们和野生蚊子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转基因蚊子的生殖能力在繁衍了9代后显著增加,可能带来野生蚊子种群的灭亡
转基因蚊子与野生蚊子交配产下的后代并不都具有抗疟疾基因,但在基因层面上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型蚊子
①风格的形成也意味着艺术的成熟,风格越强烈,给人的印象越深刻
②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能刻意设计而行
③颜柳欧赵、苏黄米蔡,风格鲜明,流传千古
④它是个人漫长的艺术探索历程,有时甚至要付出一生的精力
⑤书法有个性,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几乎是每一位书法家的追求
⑥古人云:“学书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③⑤④②①⑥
⑤③①②④⑥
⑥⑤④③①②
⑥③⑤①④②
《向往的生活》之所以能够获得好评,与城市生活形成的强烈______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带着观众暂时远离喧嚣、摆脱掉工作的压力,从城市搬到农村,寻找内心的声音。当玉米地、劈柴打水、鸡羊这些______出现时,扑面而来的便是浓浓的田园气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俗世中保持归园田居的______,或许正是这个节目的意义所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共鸣 概念 向往
反差 意象 诗意
对比 元素 本心
冲击 标志 情操
网络驱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进行生死之争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这一世界是毁灭性的,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我们有能力理解网络,也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我们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
以下对文段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网络驱使我们进入生死之争的世界,对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
网络带来的文化和经济张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人类有能力让网络与人类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人类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
贫困有时不仅是收入低下,还是能力匮乏。能力的根本是素质。文明也是一种素质,而且是更重要的素质。“贫困文化”的研究者早就提出,不但要关注穷人的生活状态,而且要关注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他们改变贫困的状况,而且会代代相传使贫困维持下去。当年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晏阳初先生,就认定乡村建设的根本之策在于治理“愚、贫、弱、私”,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国民素质的提高根本在于文明的发展
要大力提升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
个人能力发展的根本是文明素质
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意义重大
小王参加电视台的一个智力竞赛节目。节目共有20道快速问答,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或不答均倒扣10分,每人开始有基础分100分。小王最后成绩为220分,问他有几道题没答对:
5
6
3
4
A、B、C、D四个小朋友进行分组跳绳比赛,结果A与B两个小朋友比C与D两个小朋友多跳20个。又已知A比B少跳9个,C比D多跳15个。那么,跳得最多的小朋友比最少的多()个。
19
20
21
22
某条道路安装了60盏功率相同的路灯,如将其中24盏的灯泡换为200瓦的节能灯泡,则所有路灯的耗电量将比之前节约20%。如将所有灯的灯泡换为150瓦的节能灯泡,则耗电量能比之前节约多少?
62.5%
50%
75%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