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这些话出自:
李世民
赵匡胤
朱元璋
康熙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时说:“必须学会运用辩证法,分清层次,认真思考,‘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此处用典不包含的哲理是: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以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遵循社会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般发生在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地区
台风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气旋,台风眼内的风力是测定台风等级的依据
火山爆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地球上各地的火山分布在陆地上,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
地震多发生于地球板块的交界或地壳裂隙地带,地震的烈度是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震源越深,烈度越大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下列对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自然污染物:指由于天然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物,与人工污染物相对。自然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数量也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
下列不属于自然污染物的是:
森林中的落叶等经过细菌的分解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大雾天气造成能见度下降,再加上地面焚烧秸秆,导致雾霾天气长时间维持
13000年前一场持续1小时的太空彗星雹暴袭击地球,严重污染了地球空气并导致地球进入微型冰河时期
堪察加半岛的火山喷发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火山灰借助北风穿越蒙古进入我国上空
池中原有一定量的水,如果用一台抽水机向池内灌水,6小时可灌至半满;如用3台抽水机灌水,8小时可灌满。如将池中水排空,用4台抽水机灌水几小时能灌满?
6
7
8
9
生态审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是审美性的,是自由性的,是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目的的。生态审美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侧重于以某一方面作为主宰,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二者的生态审美关系是内在互动的而不是单方面的独奏。人们融入自然、顺应自然,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使得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下列说法与原文表达意思不相符的是:
应把自然万物当作与人平等的主体看待
人与自然应该自由互动、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之间具有审美性关系
自然万物与人有相关性、典通性
某校师生为元旦晚会排练合唱表演,要求合唱团在台阶上排列成不少于3排的前多后少的梯形队阵,且各排的人数须是连续的自然数,以使后一排的合唱团成员均站在前一排两名合唱团成员之间的空隙处。若合唱团共100人,则满足上述要求的排列方案有( )种。
1
2
3
4
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上述语句的语病为:
成分残缺
表意不明
结构混乱
搭配不当
以下诗句诗意连贯且对仗工整的是:
绿蚁新醅酒,洗手作羹汤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漠漠水田飞白鹭,朝朝马策与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