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数据战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不仅意味着要上马多少高新科技项目,也意味着调整自身运作的机制,进行一次政府理念的创新、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流程的再造。要打好这套组合拳,必须经过以下考验:政府所拥有数据是否丰富和开放?政府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能否适配数据化决策?在区域和国家层面,是否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产业和人才队伍作为支撑?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政府要实施大数据战略,并不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撑,而需调整运作机制
政府的理念、职能和流程中存在太多制约政府运作机制良性发展的因素
管理理念、运作方式适配,产业、人才的支撑是实施大数据的必要条件
高新科技项目是政府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基础条件
在一项课题研究中,数据搜集方式有问卷调研、当面访谈与电话访谈三种。参加问卷调研的有27人,参加电话访谈的有21人。参加了三种数据搜集方式的有5人,既参加问卷调研又参加当面访谈的有9人,既参加问卷调研又参加电话访谈的有12人,既参加当面访谈又参加电话访谈的有7人。已知只参加当面访谈的人数占数据搜集人员总数的20%,则数据搜集人员共有( )人。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
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自然垄断物品只有排他性没有竞争性,下列不属于自然垄断物品的是:
电力
煤气
环境
消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不断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的是:
物价部门开展市场检查
商业银行上浮企业贷款利率
发改委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
工商部门限制明星代言广告
技术塑造全新的理论范式。大数据技术给公共管理带来了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这场范式革命表现在:第一,方法论范式的转型。大数据借助于云平台而具有数据搜集、分析、管理、挖掘和重组的功能,以及基于多类型数据和海量数据的预测功能,从而形成一整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方法。此类方法在大数据技术诞生前是完全没有的。其数据能实时更新,且接近于全数据,因此被广泛运用于恐怖主义研究、移民研究、战争与冲突研究、国际反腐败研究等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和技术,传统的管理方法如定性和定量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基于“小数据”的研究方法,将更多地为数据挖掘、全数据分析等全新的研究方法所代替。简言之,“大数据+”开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第二,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型。过去的案例研究、样本研究体现的是数据“精确性”思维、因果关系思维和定性思维,而借助于大数据技术,现已转向“量化”思维,即以全数据为目标的思维,以“混杂性”思维为形式,以量化数据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核心内容。单纯的“计算社会科学”也并不完全反映“量化”思维。第三,研究对象的转变。大数据技术诞生前,公共管理的对象是人及其相互关系。人既成为管理对象,也成为管理的工具,结果是人成为管理者的“被管理者”。大数据的公共管理对象是人所有活动所产生的数据,目的是用数据及其产生的价值来为人服务,体现了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第四,绩效检验方式的转变。此前,绩效检验的目的是以政策的落实和政策对人发挥规制作用来衡量,但政策是否科学则容易被忽视,而且,往往采取刚性强制手段。就是说政策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人也可能因强制而对政策产生抱怨,甚至有些情况下有些人成为反政策的一员。大数据条件下的绩效检验则强调技术对人的所有社会活动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最终使数据通过服务于人来体现其价值,使人在享受价值服务的过程中自觉维护良好的秩序。
从具体的实践层面看,也有了变化。第一,大数据技术使公共管理的实践内容从流量管理向数据管理转化。传统的公共管理尤其强调流程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基于行政的科层体制。但在实践中,这会慢慢演变成流程的刻板化,效率日趋下降,甚至影响流程的合法性。而大数据技术则专注于对管理对象的数据收集、分析,它管理的对象是数据,核心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第二,大数据使公共管理的实践从事后机械应对转向智能化预先治理。传统的方式,无论是管理还是治理,都是出现了问题才采取措施。即便有所谓的预防性治理或预防性管理,也常常非常盲目,甚至可能没有任何针对性。因此,其典型特征就是事后的机械性。大数据条件下则截然不同,其核心就是预测。它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它是建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基于某个人的主观判断。
第一段论述的结构属于:
递进关系
总分关系
并列关系
条件关系
自人类在地球蛮荒的原野诞生,自然的演化就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原始文明,先民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农业文明,随着智力的发育和对宇宙认知的增加,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入工业文明,人定胜天的骄傲心态侵蚀了人们的神经,人类开始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地倾倒垃圾。人类违背自然的行为,使大自然一次次遭受剧烈的创伤,也使其一次次向人类实施无情的报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文明进程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水平未必一致
人类对大自然的错误态度使其陷入目前的困境
敬畏自然是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前提
人类应当建立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根据材料中所给数据和预测,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2022年该地区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规模差距将超过500亿元
2020年该地区公有云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私有云市场规模
2019-2022年该地区私有云市场规模同比增量逐年递减
2022年该地区私有云市场规模较2017年将增长300%以上
蜻蜓点水是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轻触水面的动作,其主要是为了:
求偶
饮水
产卵
呼吸
根据某国卫生部门统计数据,贫困家庭儿童的肥胖率要比富裕家庭儿童高出近一倍,根据该国政府2012年12月公布的数据,全国11岁的贫困家庭儿童当中,有超过24.3%的人有体重超标问题,而富裕家庭的同龄儿童肥胖率只有13.7%,因此专家认为:越是贫穷的家庭,越有可能出现儿童体重超标的现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贫困家庭一般选择到廉价超市买食材
贫困家庭日常食用的多是价格低廉但热量高的食品
贫困家庭儿童与富裕家庭儿童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同
贫困家庭的儿童与富裕家庭的儿童往往在不同的学校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