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产3.2%。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增产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产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产3.5%。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20429万吨,增产1.6%;小麦产量12058万吨,增产2.7%;玉米产量20812万吨,增产8.0%。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产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产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产7.8%。烤烟产量320万吨,增产11.5%。茶叶产量180万吨,增产11.2%。
如果2013年粮食产量同比增速与2012年相同,则2013年粮食产量约为多少亿吨:
5.9
6.1
6.5
5.7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000-2008年XX省进出口总额
以2000年为基准,该省2008年的出口总额约增加:
1244亿元
2000亿元
2890亿元
4134亿元
2005年与2004年对比,全国乡村人口比重:
下降1.2
上升1.2个百分点
下降1.2个百分点
上升1.2
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764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4780万人增加到2831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960万人减少到48090万人,年均减少218万人。
从2002年到2006年,就业总人口每年变化为:
增长
减少
持平
不能确定
2006年相对于2002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加219万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增长率为56.33%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增长率比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率高27.67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幅大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幅
从1979年到2007年,A省生产总值总量为:
50543.75亿元
67146.25亿元
67407.05亿元
68512.25亿元
2011年期刊出口数量比2010年多:
194.8万册
149.5万册
58.1万册
19.3万册
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城镇就业人员
乡村就业人员
甲乙丙三人在2008年的年龄(周岁)之和为60,2010年甲是丙年龄的两倍,2011年乙是丙年龄的两倍,问甲是哪一年出生的:
1988
1986
1984
1982
假设2021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同比增速与2020年相同,那么,2021年居民医保基金收入约为:
9598亿元
9689亿元
9727亿元
98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