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南亚地区1992年总人口数为15亿,该地区平均人口年增长率为2%,那么2002年南亚地区饥饿人口总量为多少亿人:
3.30
3.96
4.02
4.82
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12
18
36
45
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标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
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
2.9倍
2.6倍
2.5倍
2.2倍
以下关于2011年图中国家(地区)对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印度对中国货物出口额超过进口额的一半
东盟对中国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量高于其他国家(地区)
对中国货物进口和出口额同比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地区)是同一个
对中国货物进口和出口额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地区)是同一个
2015年全国共建立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0万个,比上一年减少0.2万个,其中:慈善超市9654个,同比下降5.1%。全年共接收社会捐赠款654.5亿元,其中:民政部门接收社会各界捐款44.2亿元,各类社会组织接收捐款610.3亿元。全年民政部门接收捐赠衣被4537.0万件,捐赠物资价值折合人民币5.2亿元。全年有1838.4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同比增长8.5%,增长率较上一年下降27.5个百分点。全年有934.6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2700.7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同比减少10.4万小时。
下面哪一张图能正确反映2011~2015年民政部门接收捐赠衣被数量的变化?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2010年,我国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去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27.7万元,比上年增加2.3万元。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其他投入强度在1.5%及以上的还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0%)。
2011年,我国投入R&D经费868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4%。按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30.1万元。
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72%;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1%)的有11个行业。
从活动类型看,2011年研究经费比上年增加额最多的和增长率最高的活动类型分别是:
试验发展 试验发展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
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
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
2018年,B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10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新设立的企业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合计达到70661家,占比为38.5%,注册资本达到7311.4亿元,同比增长13.5%。
2018年,B市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976.8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893.4亿元,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4940.7亿元,增长14.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X)%,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18年,B市高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507.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1.2%,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长7.7%。
2018年,B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达到26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全市零售额比重为22.4%,对全市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量在全市零售额同比增量中占的比重)达到80.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为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对全市餐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
2018年,B市高新技术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收入106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占高新技术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8.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8年,B市高新技术示范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月均收入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不到3500亿元
3500~4500亿元之间
4500~5500亿元之间
超过5500亿元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资本市场建立起由“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上柜市场—兴柜市场”构成的完善成熟的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今年由于金融海啸、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台湾多层次资本市场总体成交值从2010至2012年连续3年下降,2012年较2011年衰退23.38%。周转率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周转率为97%,上柜市场周转率为175%,兴柜市场周转率为27%。
台湾资本市场第一层次是证券交易所集中市场。在准入门槛方面,台湾证交所要求上市企业实收资本6亿新台币以上;从设立年限来看,要求上市企业设立满3年以上;从获利能力来看,要求上市企业最近1个会计年度无累计亏损,且税前利润占财务报表中的比率最近5个年度达到3%以上,或最近2个年度都达6%。至2012年底,上市公司有809家,资本额6.384兆新台币,台湾证券交易所总市值在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会员中排名与前一年相同,为第22名,所占比重仍为1.34%;成交值排名第15名,排名不变,所占比重由1.41%略降至1.39%;周转率排名为第9名,较2011年下降2名。
台湾资本市场第二层次是上柜市场。在准入门槛方面,上柜市场要求公司实收资本额必须在新台币5000万元以上;从获利能力来看,上柜公司要求个别及合并财务报表获利能力最近年度达4%以上,且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结算无积累亏损,或最近二个年度获利能力均达2%以上。至2012年底,上柜公司有638家,资本额0.667兆新台币,总市值1.737兆新台币。
台湾资本市场第三层次为兴柜市场。在准入门槛方面,兴柜市场没有营业利润、资本额、设立年限的限制,只需符合已经申报上市或上柜辅导且两家以上证券商书面推荐。至2012年底,兴柜公司285家,资本额0.335兆新台币,总市值0.538兆新台币。
同2011年相比,2012年台湾证券交易所在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中,发生变化的是:
总市值排名
总市值比重
成交值比重
成交值排名
2019年A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实现增加值6918.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分别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3个和1.7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9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为66%,比规模以上重点企业高5.1个百分点。专利密集型产业每亿元R&D经费产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73.1件,比规模以上重点企业高3.6件;企业户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5.6件,是规模以上重点企业的2.2倍。从成果转化看,已被成功实施的发明专利数为5.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数的58.4%。
在专利密集型产业中,2019年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98.5亿元,增速达41.3%;实现利润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单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是专利密集型产业平均水平的3.3倍。
在专利密集型产业中,2019年医药医疗产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7%和5%;收入利润率达到17%,高于专利密集型产业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单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为4.5亿元和0.76亿元。
现已知2019年A市①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申请总量、②专利密集型产业R&D经费占专利密集型产业实现增加值的比重。如果想得到当年A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补充①可以得到,补充②不可以得到
补充①不可以得到,补充②可以得到
补充①和②中任一条可以得到
①和②两条相加才可以得到
据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共688项,比去年同期下降10.5%;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52.75亿美元,增长11.9%;实际到位金额33.26亿美元,增长29.2%。
另外,一季度,与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的国家(地区)共57个。其中,与中国香港签订合同金额达2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占全市合同金额的45.9%,居签约国家(地区)的首位;美国合同金额7.3亿美元,下降45.3%,居第二位;日本合同金额4.77亿美元,增长39.5%,居第三位。其他合同金额超亿美元的国家(地区)还有毛里求斯、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和荷兰,其合同金额分别为3.24亿美元、2.91亿美元、2.22亿美元和1.14亿美元。
作为聚集、整合和辐射优质生产要素的平台和载体,上海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稳步发展。截至3月末,本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70家,其中一季度新增17家;外资投资性公司达到248家,新增8家;外资研发中心达到341家,新增7家。
2011年第一季度,上海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中,实际到位金额占比为:
64.6%
63.1%
54.6%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