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一直单身?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单身基因”!某研究机构从将近600名企业白领身上提取头发样本,检测分析出一种名为5-HTAl的基因,这种基因有两个不同的类型。携带“C”型基因的人比不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更大。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有时来自父母的压力等因素对单身更有影响力
基因对情感关系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比较小
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社会关系的构建存在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白领群体没有更多时间来构建恋爱关系
近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对此,语言工作者应进行客观冷静地分析。看到那种盲目效仿港台语,或者为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的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是不对的。我们应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但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新词新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
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
对盲目效仿和刻意“创新”的语言应进行规范
对新词新语过分挑剔不利于语言的创新和发展
据报道,地球冰川正处于快速融化阶段。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远古时期,地球曾陷入一种叫做“雪球地球”的深度冰冻状态,当时冰盖几乎完全覆盖了整个地球。然而,地球出现深度冰冻的次数、延伸范围以及地球变成雪球的速度,一直是未解之谜。目前,科学家对埃塞俄比亚最新发现的岩石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雪球地球”仅在几千年内就可形成。这项发现支持雪球冰川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一旦冰层延伸至地球纬度30度位置,就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快速冰川作用。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获知以下哪一信息:
快速冰川作用出现的原因
“雪球地球”的形成速度
地球出现深度冰冻的次数
“雪球地球”出现的具体年代
据统计,美国大约有2000万人受螨虫过敏之扰。某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物种,美国东部和西海岸是螨虫的乐土,而西部内陆则是螨虫的地狱。因为螨虫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下。对此,专家建议,“如果你对螨虫过敏,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干燥和高海拔地区,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效支持上述专家建议:
住在美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对螨虫过敏人士数量要比居住在美国东部的多得多
从潮湿地区搬到干旱地区的床垫、毯子和家具也会滋生螨虫
很多对螨虫过敏的人士都表示他们在美国西部内陆出差期间过敏症状减轻了
通过用防过敏罩子包裹床垫和毯子,每周更换床单,能有效抑制螨虫
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
2
60
240
298
某技校在每月首日招收学员,学习时限以月为周期,每月首日为考核日。考核通过即离校。据统计,每批学员学习1个月后,在次月初的考核通过的比例为10%,而学习2个月后,仍未通过考核的占该批学员的50%,学习3个月后该批学员全部考核通过离校。如果从3月份起,该技校每个月招收300名学员,则7月2日在该技校的学员有多少名?
540
600
720
810
语言的国际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多边外交等国际交往中,其次是有多少外国人把它作为外语来学习。近年来,“汉语热”的话题常现报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汉语国际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就实际统计数据来看,世界上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远赶不上以英语、德语、法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倡导在国际交往中尽可能使用汉语
优化汉语教学方法,做大做强孔子学院
充分利用“汉语热”,推进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尚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公立医院,“全国人民看病挤协和”虽不乏戏谑,却也真实反映了挂号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门庭冷落,民营医院更是得不到有效发展。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就医需求,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做大医疗服务“蛋糕”,无疑是一条现实的途径。
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
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是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现实途径
我国医疗服务供给与群众就医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
我国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和民营医院发展受到限制
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某医院刘佳、郑毅、郭斌、丁晓、吴芳、施文6位医生拟报名参加“一心向党,健康为民”进社区义诊活动,已知下列情况为真:
(1)要么刘佳参加,要么郑毅参加;
(2)只有吴芳参加,刘佳才参加;
(3)如果郭斌和吴芳都参加,那么施文也会参加;
(4)或者丁晓不参加,或者郭斌参加;
(5)施文、丁晓至少有1人参加。
现施文确定无法参加,那么6位医生中最后参加义诊活动的是:( )。
刘佳、郭斌、丁晓
郑毅、郭斌、丁晓
郑毅、丁晓、吴芳
刘佳、丁晓、吴芳
如今,我们已经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掌握的数据库越来越全面,它不再只是我们手头的一点点可怜的数据,而是包括了与这些现象相关的大量甚至全部的数据。我们不再需要那么担心某个数据点对整套分析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些纷繁的数据并从中受益,而不是以高昂的代价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性
某单个数据点对整体分析并无大的消极影响
大数据用概率说话,而不是囿于“确凿无疑”
大数据时代,要学会接受并甄别纷繁与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