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6.7亿,比欧盟27国的总人口还多,众多农村人口在较短的时间内涌到城市里,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大大推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也集中表现出来,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考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快速城市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快速城市化有利有弊
过快的城市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应全面看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2007年7月份北京市下列各区县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少的是:
顺义区
密云县
大兴区
昌平区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0%。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
按收入来源分,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增长4.9%;人均经营性收入6175元,增长4.8%;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增长4.9%;人均转移净收入6892元,增长5.5%。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收支盈余比上一年:(注:收支盈余=收入-消费支出)
增加了约5%
减少了约5%
增加了约12%
减少了约12%
关于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都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都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街道办事处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街道办事处是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年增长了36.1%。
2005年至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约增长:
7.2%
8.0%
8.7%
9.0%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14元,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38元,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居住
医疗保健
食品烟酒
教育文化娱乐
2013年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65元,是1978年的11.5倍,年均增长7.4%。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7元,是1978年的11.8倍,年均增长7.5%。二者均为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后的数据。2013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7.5元。
从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2012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最高的均为上海,分别达到40188元和17804元。北京排名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649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6476元。
从收入高低对比来看,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最高20%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为43797.5元;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只有1587.7元。
根据城乡居民对2014年物价水平变化的调整数据显示,认为物价水平会有大幅度上涨的人数比重为35.5%;认为物价会平稳上涨的人数比重为48.3%;其他观点的人数比重为16.2%。
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高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低收入家庭的:
29.6倍
28.6倍
27.6倍
30.6倍
某志愿服务小组购买一批牛奶到一敬老院慰问老人,如果送给每位老人4盒牛奶,那么还剩28盒,如果送给每位老人5盒,那么最后一位老人又不足4盒,则该敬老院的老人人数至少是:
27
29
30
33
2015年,消费性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四个季度持续下降的一类是:
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
居住消费支出占比
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某市市长热线电话一天接电话统计图如下,已知当天接服务质量电话25个,则当天接其他电话多少个:
50
75
100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