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总经理郑某在家中被杀,警方确切掌握的是,案发当天,其下属赵一、王二、张三、李四都进出过一次郑某家中,且排除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被警方传讯前,四人秘密约定,向警方所作的每句供词都是虚假供述,供词如下:
赵一:“我们四人都没杀害他,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王二:“我是第二个进他家的,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张三:“我是第三个进他家的,我离开他家时,他还活着。”
李四:“凶手进他家不比我晚,我到他家时,他已经死了。”
由此可知推知,凶手是:
赵一
王二
张三
李四
有小利、小美、小景、小真、小珑五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额头上沾了泥巴。显然,每个孩子只能看见别人头上有没有泥巴,而看不见自己头上有没有泥巴。头上沾有泥巴的孩子只说假话,只说假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沾有泥巴。同样,头上没泥巴的孩子只说真话,只说真话的孩子头上一定没有泥巴。已知:
小利说:我看见三个人头上没泥巴,一个人头上有泥巴。
小美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有泥巴。
小景说:我看见四个人头上都没泥巴。
小珑说:我看见一个人头上没泥巴,三个人头上有泥巴。
由此,以下陈述一定为真的是:
小景头上没有泥巴
小利和小真头上没有泥巴
小美头上有泥巴
小真和小珑头上有泥巴
某个项目小组成员中有人没有参加培训心得交流会,小张、小王、小李、小宋中有一人没有参加,其他三人都参加了。公司人事在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小张:小王没有来。小王: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还分享了学习心得。小李:我早来了一会儿,但因为有事提前走了。小宋:如果小李来了,那就是我没来。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人说谎,则没有参加培训心得交流会的是:
小张
小王
小李
小宋
下列言行体现公民没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是:
①“听说你养母病了?”“与我无关,我是被收养的。”
②“听说你生父病了?”“与我无关,我已经被叔叔收养了。”
③“爸,大学催缴学杂费了。”“你都成年了,自己挣钱交去。”
④“爸,小学催缴生活费了。”“我与你妈离婚了,找她要去。”
①③
①④
②③
②④
甲女生:鲍勃是个好男人,我觉得他在做他的工作,他也不找任何借口,我希望我有更多的像他一样的员工。
乙女士:我不同意,鲍勃不是个好男人,他离过4次婚,他喝太多的酒,同时他沉溺于赌博。
以下哪项是对甲乙的争论最恰当的解释:
甲说的有道理,在工作上好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乙说的有道理,在道德上拥有美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甲和乙说的都有各自的合理之处
甲和乙对好男人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不同
甲、乙、丙、丁在比他们的身高。
甲说:“我最高。”
乙说:“我不是最矮的。”
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
丁说:“我可能最矮。”
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
这四个人从高到矮的排列是:
甲、乙、丙、丁
乙、丙、甲、丁
乙、甲、丙、丁
甲、乙、丁、丙
刚工作时,我在一家高职院校当老师,除了一周上满20节课,还要当辅导员。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学校学习氛围不理想,课堂教学面对的都是不爱学习的学生,每堂课后我都会产生满满的挫败感。每周下来,真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后来,我果断辞职,换了一个更喜欢的工作,这种“被掏空”的感觉就没有了。
“我”的故事的主要启示是:
成就感的获得,往往关乎个人的喜好
如果无力改变现实,就要努力适应它
与其在挫败中消耗自信,不如选择另一种生活
只有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才能避免挫败感
在一次画展中,一幅价值百万元的名画被盗了,窃贼确定是一同前来观展的周详、吴尚、郑重、王强、佟方五个人中的一个,在接受警方调查时,他们各说了三句话。
周详:我没有偷名画;我从小到大没有偷过任何东西;是王强偷的。
吴尚:我没有偷名画;我家里很有钱,而且我家里收藏了很多名画;王强知道是谁偷的。
郑重:我没有偷名画;我之前并不认识佟方;是王强偷的。
王强:我没有偷名画;是佟方偷的;周详说是我偷的,他说谎。
佟方:我没有偷名画;是吴尚偷的;郑重可以为我担保,因为我和他从小在一起。
警方经过仔细分析后,发现他们每个人所说的话中只有两句是真的,另外一句是假的。
那么偷名画的人是:
吴尚
佟方
王强
周详
甲、乙、丙、丁四人的籍贯各不相同,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甲说:“我是北京人。”
乙说:“我是上海人。”
丙说:“我是天津人。”
丁说:“我不是天津人。”
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话是假的,以下选项成立的是:
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丁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无论谁说假话,都能推出四个人的籍贯情况
寺院里丢失了一袋香火钱,方丈找到甲、乙、丙三个小和尚来询问,三个人逐一陈述,
甲说:“我没偷。”
乙说:“甲偷了。”
丙说:“我没偷。”
在一旁的丁了解真相,并发表意见说:“你们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偷了,且只有一个人说对了。”
请问,他们三人中到底谁偷了香火钱:
乙
丙
都没偷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