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固然需要消费,并以消费为前提和基础,但人生在世,非以消费为目的、为根本,活着并不是为了消费和占有。消费主义将消费的工具合理性和生存的目的性关系截然颠倒,将消费为目的,而将生存降格为手段,从而遮蔽了人存在的价值关照,造成了人为消费存在的意义维度的缺失,这实在是可悲的。
这段话可以看出:
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和占有
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颠倒了消费和生存的根本关系
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工具的合理性
消费主义的核心问题在于强调消费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决策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消费需要,在一定的收入和其他消费环境的约束下,为了实现一定的消费目标而作出关于消费层次、消费方式、消费途径、消费范围等方面的决定或方案。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消费决策?( )
大学生小李没有时间逛街,因此喜欢在网上买东西
某公司采购员计划与供应商签订乙烯采购合同
在朋友的推荐下,小王选择购买某款高性价比的人门级单反相机
某老师决定在学生毕业前自费为他们每人买一本书
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面,水面上还有汽车、电线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却发现不存在这样的水面。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
某种意义上说,公开发表论文的确是个人研究水平的一种证明。上个世纪有关方面主张把发表论文列为职称评审的依据之一,初衷固然不错。此一制度设计,在一段时期内也确实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旧的制度不可能永远管用,新的体系必须在现实情况的变化中建立和刷新,否则我们就得为因循守旧付出代价。
根据这段文字,不能推出的是:
论文发表是个人科研能力的证明
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需要改革
我国职称评审条件之一是要发表论文
我国现行职称评审制度设计不合理
铁棒在磁场中会被磁化,成为一根条形磁铁;磁场消失铁棒又恢复原状,没有磁性。将铁棒放在螺线管左端的管口,不计一切摩擦,先后闭合、断开电键K,则铁棒的运动情况是:
闭合电键时铁棒被吸入螺线管内,断开电键铁棒不动
闭合电键时铁棒被吸入螺线管内,断开电键铁棒被推回原处
闭合电键时铁棒被吸入螺线管内,断开电键铁棒被推到右端
闭合电键时铁棒被推出螺线管,断开电键铁棒被吸入螺线管内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文字中的“在那里”指代的是: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这样一个联合体
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
有道是“无欲则刚”,一个人只有_______私欲,一切从大局出发,才能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这样一个拥有无私境界的人,他所说的话,能不让人_______吗?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抛弃 相信
放弃 佩服
摒弃 信服
丢弃 信任
在启蒙思想家的眼中,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公平最理性的创制了。除了推崇教育的文明中国,他们想不出还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用考试这么科学的方法择仕选官。用考试去决定社会的上升流动,实在要比靠出身和阶级公平得多、理性得多。从历史角度来看,说中国是个考试的国度,并不完全是种贬称。
然而,考试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它是一套硬化的标准,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有些孩子不大会考试,但他可能具有考试考不出来的惊人才华。所以由古至今,制度总会为少数人开一扇方便之门,比如说“举荐”。如今欧美许多名牌大学都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去吸收考试不行的“特优生”,或者凭学生被公认的惊人成就破格录取,或者倚重某些可信人物的大力担保。
考试本来是公平的,考试之外的多样途径本来也能弥补考试的不足。但是每一个社会都还有贫富差距的问题,有钱人的孩子的确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因为他家有钱请家教,能送他上学费比较贵的名校,所以他考试成功的机会也就比较大了。就算不看考试,理论上富家子弟的表现也可能会好一点,因为他见过世面,面试的时候比较有自信,而且他会得到不少音乐艺术等校外教育的熏陶,容易发展出一般同龄人所没有的能力。
教育是种社会再分配的体系,怎样不让富者恒富,精英永远是精英,这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拿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来说吧,大家对它们的印象就是“精英贵族名校”,也就是说它们不只精英,而且贵族。如果你中学是在伊顿或哈罗这些地方上的,你进牛津、剑桥就有一半的保证了。于是英国的“重点大学”都有扶助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几十年前还开始了中学校长推荐的计划。他们会请一些较贫困地区的中学校长推介少数极有潜力的学生,给他们特殊的面试机会。饶是如此,直到2007年,牛津大学也还是只有1/10的学生来自穷困家庭。
去年8月,备受舆论压力的牛津大学终于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计划:它的入学导师会在挑选学生的时候格外注意学生的地址,看看他是不是住在较为差劲的小区,如果是的话就要优先对待了。牛津入学登记处总监麦克•尼克松(Mike Nicholson)说:“只看成绩太残忍了。我想确认一个学生是否来自高等教育机会比较稀少的地区,我们应该让他们打破障碍。”这个计划用心良苦,但又有不少人嘲讽它是“住址博彩”,以学生的住址掩盖了学生的真正的能力。怎么做都不是,可见教育的公平实在是个不容易对付的难题。
文章开头讨论“科举制度”主要是为了说明: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中国考试制度源远流长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有其合理性
中国是个考试的国度
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网络技术、移动芯片、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等多个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就,网络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终端制造业加快赶超、不断培育新技术新应用形成新业态。但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世界局势波诡云谲,中国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在新时代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核心技术突破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彰显
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互联网发展的主动权应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新时代更需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这个“命门”
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以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怒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莫做“公堂木偶”
清官与庸官
官员的功与过
纪晓岚谈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