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C)
(D)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其中,内视角指的是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叙述者等同于该人物本身,即叙述者所知道的同该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反映了内视角的是:
《金锁记》中,作者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揭示了曹七巧等人的悲剧命运
《白象似的群山》中,作者置身于所有角色之外,客观叙述故事中的人物命运
《孔乙己》中,作者即故事中的小伙计,用旁观者的口吻描写其所见所闻
《包法利夫人》中,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展示情节,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中国人对知识与思想、文风与人品、政治与学术,向来很难划开一道理性的界限,把本来只是经验和感觉的判断,常常当成评价一切的铁律。其实,元好问早就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刘因也曾说“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
以下观点与原文意思最相符的是:
“文如其人”式的说法过于武断
凭感觉去评价人是不可靠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
识人的标准应多元化
行政受益权,是指国家为了保证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它提供的各种物质保障条件。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受益权的是:
林业局获得拨款用于购买办公电脑
民政局接受红十字会的救灾捐款
教育局拨款给某中学用以购买教学用具
地税局向企业征收营业税
克黎利引述《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称,记忆的作用不一定是为了记住过去,而是帮助我们走向未来,记忆有时会运用想象和创造的方式,让我们知道接下来怎么做,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什么反应。有些人以为自己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实也许是过去的碎片化记忆而已。如果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来自一段想不起来的记忆,那么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是来自于这段记忆,自己具备了“心灵能力”。
与这段文字观点不符的是:
似曾相识不是“心灵能力”
似曾相识能够帮助我们预见未来
似曾相识是对过去不完整的记忆
人们的记忆不一定是对过去的回忆
权利反比原则指的是行使权力的人必须在权力执行的范围内最后得利,而权力最小的人最先得利的原则。七人每天一起捕鱼,在缺乏计量工具的前提下,下列哪项分配方法符合权利反比原则:
通过抽签决定分配的人和拿取顺序
由七人中最年长的负责分成七份,由最年轻的将每份分配到各人
成立分配委员会和民主监督会,双方共同负责分配方案
负责分成七份的那个人最后取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王大妈听到小李说他父母的不是,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可名状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不置可否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下列情况,属于紧急避险的是:
杜某在街上被一疯狗追咬,情急之下将路边刘某的房门踹开,冲进屋内
某县消防大队消防员李某在扑救村民某家火灾时,因房屋有倒塌危险,未进屋营救李某儿子,致其烧伤
王某在下班途中,搭救一被强奸姑娘,遭到歹徒反击,王某一拳打在歹徒头上,致其当场死亡
仓库保管员遭到歹徒威胁,打开仓库门锁,让歹徒抢走厂里4000余元的货物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以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为理念,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和积极回应。《管子》有言,“合则强,孤则弱”。当今世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开放融合的世界,各国纽带紧密相连、利益相互交织,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搞贸易保护主义,行逆全球化之举,无异于故步自封;相互之间打贸易战,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只有保持开放的理念,秉持合作的态度,才能共享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
各国应推动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的建立
开放和合作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互利共赢是世界各国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共赢为基本理念
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如果所有认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即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觉醒来都得到了解决,这仍然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毫无瓜葛,与美好的人类生活究竟包含着什么这个问题无关。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认识论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研究获得解答
科学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美好的人类生活
生命的意义就是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寻求生命的意义无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