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孟佩杰8岁起就独自挑起了照顾瘫痪养母刘芳英的重担,至今已有15个年头。母女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在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的关照下,孟佩杰母女的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孟佩杰不仅照料着养母,也开始了公益生涯。当割肾救子的母亲郭珍珍对手术费一筹莫展时,孟佩杰母女不仅资助了她2000元,还帮助联系爱心团队筹到了3.7万元手术费。
下列名言中,对本文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百善孝为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如图,沙漏计时器由上下两个大小相同、相互连通且底面互相平行的圆锥组成,下面的圆锥内装有细沙。计时开始时,将沙漏倒置,已知上面圆锥中细沙全部流下恰好需要1小时,则细沙高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30分钟
45分钟
47.5分钟
52.5分钟
某单位五个处室分别有职工5、8、18、21和22人,现有一项工作要从该单位随机抽调若干人,问至少要抽调多少人,才能保证抽调的人中一定有两个处室的人数和超过15人:
34
35
36
37
一个国家的文学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必然是因为其_______的特质,这种特质包含两个向度的价值,一是基于民族文化_______的优秀特性,二是给出开放性意义的体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可替代 禀赋
难以复制 禀性
无与伦比 传统
独一无二 渊源
如图所示,圆被三条线段分成四个部分。现有红、橙、黄、绿四种涂料对这四个部分上色,假设每部分必须上色,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区域不能用同一种颜色,问共有几种不同的上色方法:
64种
72种
80种
96种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集中反映了宋朝生活“俗”的一面,“西园雅集”则是“雅”的象征。在北宋被传为佳话的“西园雅集”,表现了当年众多文人雅士的宴游场景,苏轼、李公麟、米芾等聚集一堂,或吟诗赋词,或抚琴唱和,或打坐问禅,形成了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身在其中的画家李公麟以写实手法将雅集描绘下来,米芾作序,“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西园雅集”是古代绘画史中的一个经典母题,后代画家多有摹本或仿作,这也是宋人精神的一种延续。
这段文字主要意在:
比较“西园雅集”和《清明上河图》的不同风格
介绍“西园雅集”的创作者和所描摹的文化名人
阐释“西园雅集”所呈现的文人趣味和精神价值
评价“西园雅集”对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独特贡献
某人甲状腺机能减退,为维持血液中甲状腺素的浓度,医生为他开了处方,每8小时服用60毫克甲状腺素片。若他的肾脏8小时后能够过滤掉60%的药量,问10天后此人体内含药量的范围?
缺失
40毫克
缺失
缺失
用笔墨描绘,使理想的中国男人获得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美男子的形象。或者轮廓柔和慈眉善目,或者高贵富态威风凛凛,或者瘦小精干骨骼清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画家不对人写生,他们观察或想象,把性格特征牢牢记在心中,再画出来。他们想表现的不是生理特征和服饰外表,而是人的心相。工笔也好,写意也罢,重点在传神。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画的是人,表达的是画家的价值观
中式审美与帅气无关,与传神有关
国画中美髯?可以有;腹肌?不存在
画家心目中的理想男人与俊美无关
有一次,苏格拉底淌水过河,脚一滑,落水了。他拼命挣扎,大喊救命,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不但不救他,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淌水过河,也落水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当学生们知道救上来的就是那个钓鱼者时,都后悔了,但苏格拉底却说:“不对,我们应该救他,这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莫以善小而不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做人原则应一以贯之
普度众生是哲学家的使命
某高校学生处要在大一新生中组织篮球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个队之间都赛一场,如果学生处计划安排21场比赛,则应邀请多少支球队参加比赛?
5
8
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