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末期中央大西洋超级火成岩省喷发造成的火山冬天导致大量陆地生物灭绝,恐龙却避过了这一灾难,并于三叠纪末生物灭绝事件后迅速占据生态主位。恐龙为什么能在生物灭绝的天灾中得以生存,并于灾后蓬勃发展?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是地球历史上典型的温室时期,地球两极不存在冰川,森林覆盖到达潘吉亚大陆的南北两极。研究人员在潘吉亚大陆的北极地区准噶尔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湖沼相泥岩中发现了保存精美的恐龙脚印化石,据此认为早已适应极地寒冷的气候是恐龙崛起的主要原因。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条件?
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早期恐龙生活于极地地区
大灭绝事件后恐龙体积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迅速扩张
即使两极无冰川的温室地球时期,极地也存在季节性的结冰
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大多是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的恐龙
1901年在伊朗苏萨城废墟中出土的罐子上发现了一种古老语言,被称为埃兰语,考古学家最近破译了它。考证发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考古学家由此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
上述推测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下列哪项观点?
埃兰语由表示音节、辅音和元音的符号构成,遵循由左向右的书写规则
埃兰语大约4000年前在现今西亚一带使用,使用时间可能超过1400年
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等语言同时产生
埃兰语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与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
1901年在伊朗苏萨城废墟中出土的罐子上发现了一种古老语言,被称为埃兰语,考古学家最近破译了它。考证发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考古学家由此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
上述推测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下列哪项观点?( )
埃兰语由表示音节、辅音和元音的符号构成,遵循由左向右的书写规则
埃兰语大约4000年前在现今西亚一带使用,使用时间可能超过1400年
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等语言同时产生
埃兰语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与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
红杉树是地球上仅存的红木科树种之一,美国红杉树公园有一片高大挺拔的红杉,躯干通体绛红,冠上枝桠通天遮日,根部直径达到8米。据说世界上最大的红杉树在澳大利亚,不幸其主干毁于雷电,最终定格在75.2米。树木的生长也是竞争的过程,在成长中尽快长高、长大就能争取到更多的阳光,根部粗壮之后,从地下获得的水分也会增加。所以,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大树的长成也需要天时、地利
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也就没有发展
万物生长靠太阳
能生存下来的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那种
奇虾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大型无脊椎海洋动物,是目前已知最庞大的寒武纪动物。化石表明这种动物口器有十几排牙齿,直径有25厘米,粪便化石长10厘米,粗5厘米。由此推测,奇虾体长可能超过2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
寒武纪时期,海洋虾类食物充足
25厘米直径的巨口奇虾可掠食当时的任何大型生物
对于大型无脊椎动物而言,牙齿越多身体越长
寒武纪时期的海洋虾类,其牙齿和体长有比较固定的构成比例
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玻璃鱼缸,从鱼缸内侧量,它的2个相邻的侧面及底面的面积分别是5、6、7.5平方分米,则这个玻璃鱼缸最多可以装多少立方分米的水:
12
15
16
18
260万年前灭绝的巨齿鲨体长超过15米,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其3米宽的下颌可压碎一辆小汽车。然而,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巨齿鲨喜欢捕食的是体长小于5米的小须鲸,而不是体型更为庞大的大须鲸。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小须鲸的数量锐减。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巨齿鲨是因缺少食物而灭绝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小须鲸在260万年前数量锐减的原因是缺少食物
大须鲸是所有鲸类中游速最快的,很难被巨齿鲨捕食到
巨齿鲨也喜好捕食体型较小的海豹和现已灭绝的侏儒抹香鲸
与巨齿鲨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座头鲸和蓝鲸等大型鲸鱼都发生了进化
一个班级组织跑步比赛,共设100米、200米、400米三个项目。班级有50人,报名参加100米比赛的有27人,参加200米比赛的有25人,参加400米比赛的有21人。如果每人最多只能报名参加2项比赛,那么该班最多有多少人未报名参赛?
11
12
13
14
有一个矩形花园,长比宽多30米,现在花园的四周铺以等宽的石路。已知路的面积是800平方米,路的外周长是180 米,问路宽是多少米:
4
5
6
3
一列长为280米的火车,速度为20米/秒,经过2800米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这座大桥需多少时间:
28秒
2分20秒
2分28秒
2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