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两项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关注:一是利用某种细菌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该细菌靠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长,每产生1千克蛋白质约需2千克二氧化碳;二是把从大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醇,生产1千克乙醇需要1.5千克二氧化碳。专家预测,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
由此可以推出:( )。
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食品和酒类将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未来可以通过人造食品吃掉二氧化碳来减少其排放
只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
地质纪年的名字和分类方法经常改变,不同年代的时间界限也飘忽不定。这有的是因为年代的重新定义,有的是因为测年方法不同,还有的是因为世界不同地方的研究者以不同的岩石作为同一年代的界标,导致具体时间界限存在争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质学家们使用“金钉子”来作为公认的固定界标。
1869年,美国首条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贯通,这条铁路对美国的发展意义极其深远。为了纪念铁路的修建,在铁路竣工时钉下了最后一颗由黄金制成的道钉。这枚“金钉子”成为美国铁路划时代的标志。地质年代的分界线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于是“金钉子”被借用到地质学中。“金钉子”正式名称叫“全球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有资格被称为“金钉子”的地方,是标志地质年代分界线的代表地点。这里的岩石和化石,记录了某个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地质事件。“金钉子”由国际地层委员会提名,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审核批准。“金钉子”一旦钉下,这个地点就成为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道标,即使对这里的岩石年龄测算结果发生改变,它的地位也不会发生变化。
1972年,第一颗“金钉子”被钉在捷克,这里发现了非常好的笔石化石。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志留纪和泥盆纪的分界。但“金钉子”系统发展缓慢,在发布1989年版的地质年代表时,从寒武纪到现在的91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上了“金钉子”的不到15个。
从1999年起,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有时候决定“金钉子”落点的不仅仅是科学,比如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虽然喀什米尔和伊朗也有地质记录上合格的地点,但这些地方太难到达了,不利于科学研究,于是中国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胜出。
现在全球的“金钉子”已经超过50颗。科学家希望,能尽快把过去6亿年来的重要地质分界都能钉上“金钉子”。但越是古老的年代,“金钉子”候选地点就越难找,因为越古老的石头越稀有,那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大化石。如前所述,前寒武纪时期的多数年代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并没有地质根据,也就谈不上钉子。2004年,在澳大利亚钉下了前寒武纪的第一颗“金钉子”,它标志着6亿年前覆盖地球的冰河年代的结束,以及埃迪卡拉纪的开始。这就是标准放宽的结果――关于埃迪卡拉纪的地质和生物事件,并没有全球普遍存在的记录。
中国浙江省长兴煤山地质剖面赢得了二叠纪到三叠纪分界的金钉子,是因为其:
古生物化石种类更丰富
岩层层序更为完整清晰
化石最能代表某一时代
有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的内部,二氧化硅熔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8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000米高空滑翔至40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影响
二氧化硅是火山灰的主要成分
降温能使飞机有效避免火山灰的危害
历史上火山喷发曾险些导致飞行事故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降低了80%。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要食物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根据以上论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气温上升导致磷虾密度下降
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
造成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的原因是气温上升
帽带企鹅生存的威胁来自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
某天,自行车运动员小吴训练了3个小时,他先匀速骑行了一段上坡路程,又以2倍的速度匀速骑行了一段下坡路程,最终共骑行60千米,则( )。
如果上坡路程大于下坡路程,他上坡的时速必然小于15千米
如果上坡路程大于下坡路程,他上坡的时速必然大于20千米
如果下坡路程大于上坡路程,他下坡的时速必然小于30千米
如果下坡路程大于上坡路程,他下坡的时速必然大于25千米
如下图所示,甲和乙在面积为54π平方米的半圆形游泳池内游泳,他们分别从位置A和B同时出发,沿直线同时游到位置C。若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则原来甲、乙两人相距:
米
15米
米
18米
某环形公路长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公路骑自行车反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若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3小时后,甲追上乙,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12.5千米/小时
13.5千米/小时
15.5千米/小时
17.5千米/小时
从某车站以加速度为始发的甲列车出发9分钟后,恰好有一列与甲列车同方向,并以50米/秒做匀速运动的乙车通过该车站,则乙车运行多少分钟与甲车距离为最近:
9
3
5
6
甲地在乙地的正东方,在丙地的正南方。甲乙之间距离为2.1千米。小张从甲地骑车直线前往丙地,回程时以相同速度直线前往乙地再直线返回甲地,回程时的路程比去程长1/3。问甲丙之间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不到5千米
在5~6千米之间
在6~7千米之间
超过7千米
1953年5月29日上午9时,希拉里与诺尔盖到达珠峰南隘,此处山脊下降,然后是突然升高10米,视野里出现了峰顶。在距离峰顶不足1米的地方,希拉里突然停了下来,他用手一指前方,对向导诺尔盖说:“这是你的土地,你先上吧。”后来外界对谁是第一个登顶的人争论不休,有人怀疑真正首位登上珠峰的不是希拉里而是他的向导诺尔盖。面对质疑,希拉里始终保持沉默,拒绝宣布自己就是登上珠峰第一人,只是表示两人作为一个团队登顶。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攀登的光荣来自团队
攀登的勇气来自团队
希拉里面对巨大荣誉时的退让是最崇高的精神
诺尔盖是希拉里的真正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