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地,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教授的这段话意在强调:
要保护和挽救那些将要消亡的语言
语言和生态环境一样,是人类的共同的财产
语言是比鲸类、金字塔和亚马逊森林更宝贵的人类财富
语言比任何建筑都更值得保护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无所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是指:
美貌的人
美貌
其他才能
内在的美
科学和艺术有一个不相同的地方:科学讲求最新的发现、最新的定律和方程式,花样永远翻新,永远直向前跑。艺术就不大有这样的方便,不论古今中外,没有现成的定律或方程式可以供我们抄袭应用,从而使艺术不像科学研究那样形成接力赛跑式的进步。此中微妙精义,父亲不能传授给儿子,母亲亦不能指点给女儿,一切都得靠自己再从头开始。
“此中微妙精义”的“此”是指:
艺术创作或欣赏等活动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别
古今中外所有艺术成果
家族中世代相传的绝技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道德 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当时指的是习俗风尚。“道”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法则,“德”指道德、美德、品德。在我国首先把“道德”两字连用成一词的是战国时荀况的《劝学》篇。他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法之极。”他认为人们学了“礼”,按“礼”的要求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这段文字阐述的主旨意思是:
道德的内涵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境界
道德的范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其中青少年用户占了很大比重,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刻不容缓。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短视频平台企业研发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进人“青少年模式”后,每日使用时长将限定为累计40分钟,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功能将不可用,每天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禁止使用短视频APP。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模式的有效性?( )
用户使用“青少年模式”需提交身份证信息等,增加了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
不加选择地浏览视频内容,可能会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识别疑似青少年用户,可能会“误伤”成年人
“青少年模式”目前尚无法识别网络使用者的真实身份
前来巴塞罗那“朝圣”的年轻学生终年不绝,他们与其说为凭吊中世纪名胜而来,不如说是被安东尼·高迪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所吸引。毕加索虽说出生于马加尔,但在巴塞罗那的阿吉拉宫,你可以观赏到他从8岁起按年代陈列的琳琅满目的作品。达利早年狂热地迷恋海洋,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有着白色粉墙的渔村里度过,但他超现实主义的天才之作却珍藏在这个艺术的圣地——他的诞生与安息之地。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现代主义的作品吸引了年轻的艺术家
巴塞罗那是一个绘画艺术的圣殿
画家的作品不一定保存在他的出生地
年轻学生“朝圣”巴塞罗那不是为了凭吊中世纪名胜
传媒艺术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摄影术,因此传媒艺术将现代科技对艺术生产作用作为与传统艺术的重要区别之一,正是因为有了光学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数据模型等现代科技,传媒艺术才有了更丰富的艺术表现领域。
下列属于传媒艺术的是:
电影艺术
书法艺术
草编艺术
剪纸艺术
新闻营销指企业在真实、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者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制造“新闻热点”来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并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闻营销的是:
某高校发明多项世界领先技术专利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某公司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后经过危机公关重塑了企业形象
某化妆品品牌出巨资邀请一位韩国国际明星代言,引起舆论热议,轰动一时
某市汽车4S店大力传播“限牌”消息,使销售异常火爆,并借机涨价
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彰显的价值观相互对立
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是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的证明于1994年由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完成,且得到了数学界的认可;四色猜想的证明于1976年由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借助计算机完成,但1981年数学家施密特发现了其中的错误;哥德巴赫猜想尚未解决,目前最好的成果——陈氏定理,乃1966年由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取得。
由此可知:
哥德巴赫猜想比费马猜想和四色猜想更难证明
中国数学家在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的证明工作中成就最高
哥德巴赫猜想和四色猜想尚待严格证明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猜想的证明一定都能完成,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