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早在1万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种植粟、水稻,农业起源同西亚北非并列第一;我国在乐器、独木舟、水利设施、天文等方面的发明发现也是全球最早或最早者之一。考古成果还说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这些重大成就为我们更好研究中华文明史、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了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意义。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我国考古成就在世界考古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我国各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成就都走在世界前列
中华文明史的研究离不开考古发现的证据支持
海水稻是指耐盐碱高产水稻的简称,由我国最早发现和培育。关于海水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海水稻可在环境恶劣的海边滩涂和盐碱地中生长,保持较低的产量
海水稻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海水稻具有不需施肥和抗病虫以及耐盐碱等独特生长特性
海水稻对资源节约的绿色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是由谁编著的?
刘鹗
高鹗
李宝嘉
王懿荣
人们一直认为上海是个年轻的城市,但自从1950年代崧泽遗址发现以来,约半个多世纪总计5次的考古发掘,早已将上海起源的历史推至约6000年前。据了解,崧泽遗址不但是上海的发源地,还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见证地之一。人们已有充分考古证据证明崧泽遗址中发现的距今5500年前的崧泽文化,已经进入到中国文明的起源时期。换句话说,远古上海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考古发掘揭开了上海发展史的面纱
上海的发展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断层
远古上海也为中国早期文明做出过突出贡献
崧泽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目前的考古报道和多项考古证据,中国最早的家绵羊在年代约为距今5600—5000年的甘肃省和青海省一带突然出现,而后向东部传播,在距今约4500年前后进入中原地区。中原地区在年代约为距今4500—4000年的不同地区的多个考古遗址里均发现绵羊骨骼。从历时性的角度观察,中原地区绵羊的出现有一个明显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家绵羊的出现则明显是西部早、东部晚,很可能有一个自中国西北地区向东传播的过程。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家绵羊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家绵羊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
古代中原地区家绵羊的来源
地理环境对家绵羊生存的影响
①最早的单质碘便是法国人从海藻中发现的,海藻也是最早的碘生产原料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碘不足可能会引起甲状腺肿病和地方性克汀病
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纯天然的追求,海藻碘盐越来越受到欢迎
④碘在自然界中比较稀少,但是海洋中的藻类却有较高的含碘量
⑤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
⑥因此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食盐强制加碘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②⑤⑥③①④
③①④⑤②⑥
④③①⑤⑥②
⑤②⑥④①③
律管形制的变化直接影响发声效果。已知音乐考古实物以及文献、图像资料中,中国古代律管早期无豁口,豁口律管的证据出现在宋以后。明清律家常按照豁口律管形制设计乐器,反映了古代“依律定乐”的思想。经有豁口与无豁口律管的声学实验发现:豁口会抑制闭管发音,有豁口律管闭管发音的最大长径比为26:1,这决定了长径比在30:1上下的黄钟律管无法闭吹,只能以开管吹奏。豁口还使律管发音更加稳定,令音高升高,越细越短的律管,豁口对音高的升高作用就越明显,豁口律管的出现是受到带豁口竖吹管乐器的影响,这一造型的变化是出于实践的技术进步。
从这段文字不能推出的是:
律管是中国古代乐器定音的重要依据
长径比为30:1的黄钟律管是有豁口律管
有豁口律管比无豁口律管发音更自由
带豁口竖吹管乐器在宋后对律管形制影响较大
甘肃境内大地湾彩陶的发现解决了中国彩陶艺术的起源地问题。20世纪初,为了探索华夏文明的源头,学术界从考古、文献两个角度作出尝试和努力。1923年,为了寻找彩陶的起源,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随着甘肃马家窑彩陶的不断出土,安特生认为,甘肃彩陶受西欧、西亚彩陶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之后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在年代上明显要早于马家窑彩陶,与目前发现的最早含有彩陶文化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哈孙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华夏文明受西欧、西亚文化影响明显
甘肃是世界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
大地湾彩陶文化是最早的彩陶文化
甘肃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
在我国夏商周时期,海贝作为一种产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外来交换品发展成为最早的货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出土夏代的天然贝、骨贝和石贝。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在山西保德和安阳殷墓中还发现了铜贝。春秋战国时期更有银贝、包金贝。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下面哪一项最好地概括了这段文字的大意:
海贝是最早的货币
商周时期出土的贝更多
甲骨文、金文中有大量君王赏赐臣下若干朋贝的记述
贝是货币的早期形态
①历史学家曾经纠结于是否将采集狩猎时代写进历史,因为他们大多缺乏相应的研究技术,无法了解一个没有文字证据的时代。通常来说,研究采集狩猎的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史前历史学家。
②在缺乏文字证据的情况下,学者们常常采用三种截然不同的证据来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第一种是远古社会留下的物质遗迹。考古学家解读人类骨骼、石器和其他历史遗迹,研究远古人类及其猎物的遗骸,或者某些物品的残留物,如石器、制作品或者食物残渣。此外,自然环境中的一些研究证据,也可以帮助学者们了解气候和环境变化。我们没有发现多少人类历史最早时期的骨骼遗迹,能够确认属于现代人类的骨骼遗迹,最早只能追溯至16万年前。尽管如此,考古学家仍能从支离破碎的骨骼遗迹中读取大量令人震惊的消息。比如,通过研究从海床和数万年前形成的冰盖中提取的花粉和果核样本,考古学家们已经成功地重构了当时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模型,而且准确度越来越高。此外,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改进的年代测定技术,让我们能更加准确地推算年代,从而为整部人类历史编纂更加准确的大事年表。
③第二种用来研究早期人类历史的主要证据,来自于对现代采集狩猎部落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必须_______,因为现代采集狩猎者毕竟来自现代,他们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尽管如此,通过研究现代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古代小型采集狩猎部落的基本生活方式。这种研究可以帮助史前历史学家更好地解读为数不多的史前考古证物。
④近年来,基于现代基因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的新方法,成为研究早期人类历史的第三种途径。基因研究可以测定现代族群之间的基因差异程度,帮助我们推测自己族群的历史,以及确定远古人口迁移时,不同族群分散的时间。
⑤要将这些不同类型的证据整合进一部世界历史并不简单:首先,大多数历史学家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训练;其次,考古遗迹、人类学成果和基因研究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和大多数专业历史学家视为首要研究基础的文字记载是截然不同的。来自于采集狩猎时代的考古证据,无法像书面材料一样记载个性化的细节,但它可以揭示许多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信息。整合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真知洞见,是世界历史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在研究采集狩猎时代时,它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
“尽管考古证据向大家展示的大多是人类祖先的物质生活,但时不时也会让我们瞥见他们的文化甚至精神生活。我们至今仍然无法准确解读远古人类的一些艺术作品,如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但是这些令人惊叹的艺术创作的确能向我们揭示更多关于早期人类社会的情况。”
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入文中的位置是:
①段和②段之间
②段和③段之间
③段和④段之间
④段和⑤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