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方式层出不穷。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研究者认为,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研究者观点的有:
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往往曲解合理的科学解释
新闻应用,微博等资讯类媒体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主要渠道
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数据表明,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
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
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
乙说:丙去我就不去;
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
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乙、丙两个人去了
甲一个人去了
甲、丙、丁三个人去了
四个人都去了
普雷马克原理是指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或者用个体喜欢做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其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利用普雷马克原理的是:
如果认真练习钢琴两小时,小朵就可以看两集动画片
由于写完作业后还要做家务,小明故意拖延作业时间
如果每天按时上下班,月底就可以拿到200元全勤奖
如果能每天坚持锻炼,就不需要通过节食来保持身材
某国家乒乓球队有队员80名。男女队员各占一半,其中有50名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有60名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有可能是对的:
30名男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但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30名男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不喜欢唱卡拉OK
40名女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不喜欢唱卡拉OK
40名女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但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第三人效果”理论是指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多大影响,然而对“他者”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涉及“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是:
人们认为有关新药的广告或者吸烟有害健康这样的信息对其他人的影响要大过对自己的影响
微信的朋友圈中经常会有人分享很多所谓身体“健康”的信息
支持限制暴力电影的人,他们支持并不是因为电影会影响到自己,而是认为它们会影响到其他人
人们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由此而产生自我感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其中,农业劳动力数为2.94亿。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
农村农业劳动力中,16-20岁年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2%,41-50岁为26.3%,50岁以上为34.4%。
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41岁及以上年龄组的人口数约为()亿。
1.04
1.78
2.39
2.82
一车救灾物资从早上8点起开始运往1900公里外的某地,白天平均车速80公里/小时,夜间60公里/小时(假定8:00到18:00为白天,其他时段为夜间),司机每驾驶2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且每名司机每天驾驶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00:00后即为新的一天)。问车上至少应配备几名司机且至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抵达该地?
3名;27小时15分
3名;27小时25分
4名;33小时30分
4名;33小时40分
将0、2、4、6、8、1、3、5、7、9十个数字按顺时针方向排成环形,从其中的任一数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连续取三个数形成的所有三位数的和为:
4983
4971
4995
无法确定
下方为某一立体图形的侧视图、正视图和顶视图,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之符合的一项:【2023联考/湖北074】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我们的身体里有着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能量,科学家们也一直在思考用人体给可穿戴设备供电的方法,中美研究团队2013年发明了依靠运动动能发电的压电纤维,来自澳大利亚和中国的研究人员在2015年首次成功开发了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面料,乍看起来,眼泪似乎是比汗水更不靠谱的燃料来源,但在2015年7月,犹他州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首款集成EFC隐形眼镜,能把人的眼泪转化为电力,虽然生物动力燃料电池是目前受到追捧的新型技术,但目前发明出的设备能够产生的电力还比较有限。此外,像血液供电这类获取体内化学能量的方式,带有侵入性,也存在着许多风险。未来的生物供电究竟还有哪些可能性?或许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文字,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冷眼旁观
暂且搁置
拭目以待
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