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时期的书院是作为唐中央政府组成机构,后有诸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教学型书院。若将传习儒家思想的教学型书院作为书院历史形态的正态,明清时期也不乏佛道书院、宗族家祠书院等与教学毫无关联的异态书院。书院形态的多样性让定义书院成为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难用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将其表征,各种表述总有意犹未尽的遗憾。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书院有多种形态
书院的发展历史曲折
书院的文化存在形态值得深思
学术型书院是正态的书院历史形态
某地对网络成瘾者的调查显示,对网络游戏成瘾者占被调查对象的81%。同时发现,有半数以上的网络成瘾者在生活中都感觉非常挫败,而生活中感觉挫败常常会有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由此可见:
网络游戏成瘾者中可能并没有感觉生活挫败的人
网络游戏成瘾者一定会吸烟或者酗酒
网络游戏成瘾者中一定有人在生活中感觉非常挫败
网络游戏成瘾者中一定没有吸烟者
原始体育的萌芽与日复一日地生产劳动分不开,跳绳运动也不例外。古时,跳绳所用的绳被称为“绳索”,它是由古人编结而成的,人们在编绳索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一些跨越的动作,这些下意识的行为吸引了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就用短的绳子在旁边反复模仿,并逐渐摸索出一些简单的跨越绳子的方法,当成一种游戏来玩,于是跳绳这一活动就产生了。对于跳绳的明确起源众说纷纭。最早出现的史料是汉代画像石上的跳绳图,证明当时已有了跳绳活动。南朝《荆楚岁时记》中有“飞百索”的记载,正是后来的跳绳游戏。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跳绳运动文化的内涵
跳绳运动的悠久历史
原始体育起源于“模仿”
原始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玩过暴力游戏的儿童,在与同伴相处时,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倾向,例如与老师争执、喜欢结伙打架等。无论是同伴、教师还是家长报告,这一效应均普遍存在。
如果以下选项为真,最能削弱以上结论的是:
玩暴力游戏的儿童主要是男孩
暴力游戏可以让人们以一种安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攻击倾向
与同伴相处中原本爱打架的儿童更喜欢玩暴力游戏
近年来,尽管暴力游戏售卖量增加,但现实中的儿童暴力事件却有所减少
某国家乒乓球队有队员80名。男女队员各占一半,其中有50名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有60名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有可能是对的:
30名男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但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30名男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不喜欢唱卡拉OK
40名女队员业余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不喜欢唱卡拉OK
40名女队员业余喜欢唱卡拉OK但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AI(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虽然_______,但“模拟人类智慧”这一理念本身却并不_______。因此,该理念就很容易被一些_______的思想先驱者转化为一些艺术形象,由此形成对于技术形态本身的“抢跑”态势。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深奥 超前 敏感
先进 抽象 前卫
艰深 晦涩 敏锐
高端 艰涩 睿智
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原料、人工等成本大幅攀升,很多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型的,还有些是周期性的。这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符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要求
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要求
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最近热播,收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美誉度。作为一种游戏,其过程是随机的,结局是未知的,充满了悬念和不确定性,刺激着人们的观看欲望,调动人们去想象推理。当然,该节目不仅仅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而是在“润物细无声”中传递了正能量。其传递给观众的不是你死我活的厮杀,而是敬业与励志的精神。明星们积极参与游戏,参与者之间相互竞争合作,表现了人性温情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
根据这段文字,《奔跑吧兄弟》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是:
在娱乐中传递正能量
明星的号召力
游戏的开放性结局
竞争与团队配合的张力
纯碱(Na2CO3)是化工之母,实验室中通过以下实验模拟工业制纯碱。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NaHCO3加热得到纯碱的反应方程式为②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纯碱工业的副产品氯化铵(NH4Cl)可以用作化肥
反应②生成的CO2可以为①循环使用
从溶液中分离NaHCO3的方法是过滤
得到的NaHCO3固体是纯净物
海底矿产资源中最受关注的是海底石油。有人推测,37%的大陆架蕴藏着石油。海底石油储量约2500亿吨,相当于世界石油预估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仅在大陆架的石油储量就有1400亿吨。第一口浅海油井出现在1891年,更多的勘探开发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进入飞跃发展时期。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在勘探海底石油,30多个国家已开采出这种“工业的血液”。20世纪50年代海底石油产量仅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70年代增加到29%,80年代已达40%,21世纪初已远远超过50%。
以下概括不符合文意的是
近半个多世纪海底石油勘探开采发展极为迅速
大陆架的石油储量超过世界石油储量三分之一
现今使用的石油及制品多半来自海底油田
全世界约半数的国家进行了海底石油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