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他们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年轻人遭遇挫折是难免的
年轻人追求高效率、快节奏,无法安静下来
做事应当潜下心来,保持安静
保持安静才能做出有效的方案
为什么一些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比其它动物要大?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社会行为,即灵长类动物生活于更大更复杂的社会群体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它们需要更大的大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观点:
通过灵长类动物的饮食特点而非社群复杂性,能够更容易预测大脑的大小
猩猩等一些灵长类动物通常是独居生活,但它们的大脑也很大
大脑皮层的大小与大脑尺寸没有直接关联,但对于灵长类动物的认知、空间推理能力等非常重要
灵长类动物中,食果类的大脑比食叶类大,这是因为果实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分散,找到果实是一项更为复杂的任务
形成权是指依权利人一方的意思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内容变更或消灭的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行使形成权的是:
甲追回六岁儿子给网络主播的打赏
甲按照合同约定从乙处采购一批手机
甲因乙违约,按照合同约定要求解除合同
甲因乙婚前未告知其有重大疾病而请求撤销婚姻
老陈:“我在下围棋的时候,全神贯注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我可以说,这时如果有人叫我的话,肯定是白费劲,因为我什么也不会听到。”
老焦:“如果你什么也听不到的话,怎么知道有人叫你呢?”
以下哪项是对老焦的反应最恰当的评价:
老焦的话正确地指出了老陈话中存在的逻辑矛盾
老焦的话假设:如果有人叫老陈,他肯定能听到
老焦的话假设:老陈不可能知道有人叫他,除非他听到了呼叫
老焦的话假设:在老陈下围棋的时候,实际上没有人叫他
中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中国资源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中国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中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中国资源价格存在着盲目定价和比价关系不合理的问题
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没有平等,关怀他人,甚至关怀“陌生人”的精神,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不可能实现的。人们之间日常交往和共同联系需要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以道德为基础,而不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只有在平等基础上,才能形成互相关怀的社区关系。当社区居民构建起自己的分享体系,价值意义上的社区才得以实现。
上述文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平等对于构建社区的分享体系意义重大
分享需要平等理念和机制
价值意义上的社区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为基础
分享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价值意义上的社区非常重要
今年某高校数学系毕业生为60名,其中70%是男生,男生中有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女生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比例是男生选择攻读硕士学位人数比例的一半,那么该系选择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共有:
15位
19位
17位
21位
提到保健品,首要问题不是为什么要买,而是为什么不买。在每个日渐老去的人身上,都潜伏着若隐若现的苦恼——关节炎、老年痴呆症……这催生了一个试图阻止病痛的庞大产业——保健品产业。去年,美国人花在保健品上的钱约为280亿美元,比购买健身房会员卡的钱还要多出50亿美元。但保健品真的有用吗?保健品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是一种定义模糊、范围很广却缺乏监管的消费品。据说有了它们,人们不吃食物和药物,也能同时拥有营养和健康,因此又被称为营养保健品。
作者对保健品的态度是:
怀疑其功效
认为有益健康
反对人们食用
认为该产业前途光明
随着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它的体积大大缩小,成本大大降低,性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技术日益紧密地与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各种信息网络,这些信息网络,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的形成,是世界高技术发展,特别是电脑和通信发展日益结合的结果。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形成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
“侯世达”是Douglas Hofstadter的中文名,这个1997年由他的中文出版商所定的名字,如今已是他在中文世界里的通称,这个名字也确实比他的父亲、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 Hofstadter)按照姓名音译规则对应过来的中文名要好听。不过,侯世达还有一个更私密,也更漂亮的中文名,那就是1976年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师高先生为他取的“侯道仁”。
与他的中文名字同样精彩的,是侯世达的成名作“Go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的译名——《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侯世达的这本书在英文世界里被简称为“GEB”——取哥德尔(Godel)、埃舍尔(Escher)、巴赫(Bach)的首字母,而中文则以“集异璧”应对。
《集异璧》探讨了庞杂的主题。正如侯世达本人在该书出版20周年的再版前言中所写:“……包括赋格和卡农,逻辑和真理,几何学、递归、句法结构、意义的本质、佛教禅宗、悖论、脑和意识、还原论与整体论、蚂蚁群落、概念和心理表征、翻译、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DNA、蛋白质、基因编码、人工智能、创造性、意识和自由意志——偶尔还写到了音乐和艺术,它写到了所有的一切!很多人觉得不可能找到这本书的重点。”
但这本书还是有重点的。总体上说,《集异璧》被归为人工智能的经典著作,就像研究认知科学、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比较文学和物理学的侯世达被视为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代表一样。上世纪70年代,侯世达痴迷于“思考是什么?”,投身于其时刚刚兴起的人工智能领域,他在《集异璧》中对计算机、程序、思考和大脑的描绘,开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对人工智能的探索。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一个高潮后,侯世达却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算法很巧妙、也能完成不少实际任务,但依托这种思路做出来的计算机并没有真正在“思考”。意识到这一点,侯世达对普通的人工智能彻底失去了兴趣,他自己的研究也转而建立在跟常规人工智能完全不同的技术上面。侯世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小组叫做灵活类比研究小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FARG),“在FARG我们没有致力于开发实际的应用,诸如翻译引擎、答问机器、网络搜索软件此类的东西。我们只是在努力地理解人类概念的本质和人类思考的根本机制。我们更像是哲学家或试图探究人类心智奥秘的心理学家,而非旨在制造聪明的计算机或机灵程序的工程师。我们是一群老派的纯粹主义者,我们的动力源于内心深处的哲学好奇心,而不是制造实用设备的欲望(遑论赢得大笔金钱的欲望!)。”
这些年来,关于“思考是什么”,侯世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更多的还是失败——FARG开发的程序常常得出可笑的结果,远远谈不上“智能”。不过,侯世达看着这些失败“很开心”,因为“要是我们的任何系统真的在其微领域中获得了与人类相颉颃的智力,我们将痛心至极,因为那将是很可怕的:这意味着人的智力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复杂或深奥。这意味着短短几十年的研究就足够人类解开人类思维的奥秘”。在他看来,程序真正具有智能将是人类的悲剧。
侯世达认为,思考的关键在于美、在于品味,与逻辑或真理无关。这与大数据、大算法的现代人工智能格格不入。“形式化的研究方法得出的是极其生硬的‘智能’,毫无洞见可言。”他的人生目标是创造出许多绝美的事物。他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研究道路,他在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至臻至美的事物,他说“我宁愿当个独立思考的人,不总是站在人们注意力的最前端。我觉得不被大多数人注意到没什么不好;但我相信最终我的想法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至于有没有可能我选错了路,这当然是可能的,但我并不担心这一点。人生苦短,我相信我自己的观点,而且我会捍卫它们。毕竟,俗话说得好,你都不相信自己,谁还会呢?”
侯世达领导的小组开发的程序经常失败,但他却很开心,其原因是: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每一次失败都能排除一种错误的研究路径
每一次失败都证明了人类智能的复杂性
不论成败,研究本身就能给人带来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