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我国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区建立起来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或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
截止2020年底,全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共计61.5万个,同比减少4.35%。其中,村委会50.2万个,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81.63%,村民小组376.1万个,村委会成员207.3万人;居委会11.3万个,占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18.37%,居民小组123.6万个,居委会成员61.6万人。2016-2020年,我国村(居)委会完成选举数分别为9.7万个、18.2万个、27.6万个、8.8万个、6.1万个,其中,2020年村(居)委会登记选民数为1.1亿人,参与投票人数为0.65亿人。
2020年,全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较上年减少( )万个。
1.4
2.8
4.2
5.6
辽宁自贸区包括_______三个片区。
沈阳片区 大连片区 锦州片区
沈阳片区 锦州片区 丹东片区
沈阳片区 大连片区 营口片区
大连片区 葫芦岛片区 营口片区
(1)巧渡金沙江
(2)遵义会议
(3)强渡大渡河
(4)四渡赤水
(5)翻雪山,过草地
5-1-2-4-3
5-1-4-3-2
4-2-1-3-5
2-4-1-3-5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最近强调,2023年粮食产量的重点目标任务是“两稳两扩两提”,“两稳”是:
稳增长、稳预期
稳投资、稳供给
稳市场、稳消费
稳面积、稳产量
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222.77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2929.97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770.00万件。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
2014年全国文物机构共安排基本陈列9996个,比上年增长19.1%;举办临时展览11174个,增长15.8%;接待观众84256万人次,增长12.8%,其中博物馆接待观众71774万人次,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人次的85.2%。
2014年,我国文物机构相关指标同比增速最快的是:
从业人员数
参观人数
文物机构数
未成年人参观人数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指我国依照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以城乡居民或村民一定居住地为纽带和范围设立的,并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会组织的是。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组织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仙霞东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和仙霞西区物业业主委员会
仙霞村村民委员会和仙霞路居民委员会
仙霞东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仙霞西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仙霞东区街道办事处和仙霞西区街道办事处
左图是给定的立体图形,将其从任一面剖开,立体截面是:【2020新疆075】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某小学生给北京市行政区划图上色。按照老师要求,将全区或该区部分区域属于生态涵养区的行政区涂为绿色,其他区涂为黄色。下列行政区中,与其相邻的区被涂为绿色最多的是:
密云区
顺义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近年来出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以国宝为题材的纪录片,提供了认识历史的新________。这些纪录片以具体的文物为线索,又不________于文物,而是描绘物品所处时代的精神世界,以此引导当代观众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引导情感参与,开拓历史视野。这些节目如同荧屏上的博物馆,让观众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方向 受制 大开眼界
视角 拘泥 流连忘返
境界 局限 身临其境
途径 止步 叹为观止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尔雅》说:“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需疾趋
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